2025-07-02 09:02來源:濟源網(wǎng)-濟源日報
塔縣石頭城遺址
盤龍古道
“帕米爾之眼”
慕士塔格冰川
塔什庫爾干河
塔縣石頭城遺址高聳的城墻
塔縣少數(shù)民族家庭
帕米爾旅游區(qū)的表演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以下簡稱塔縣)石頭城遺址是我國三大石頭城之一,。
雪山群繞下,,約10萬平方米的古城高臺依著塔什庫爾干河邊的金草灘靜立著。
帕米爾高原是我國塔吉克族和柯爾克孜族等少數(shù)民族居住,、游牧的地方,。在清朝全盛時期,帕米爾高原全境屬于中國管轄,。清朝晚期,,由于英國和沙俄的侵占,中國失去了帕米爾高原的大部分地區(qū),。
因為塔縣是扼守絲綢之路南道南向進入南亞,、西向喀什通歐亞的咽喉位置,作為塔縣“老者”,,石頭城記錄了西漢以來諸多驚心動魄的歷史故事,。
這里是漢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蒲犁國的王城;是公元初期塔吉克人先祖建立的朅盤陀國的都城;唐代高仙芝兩次率軍西逾蔥嶺建奇功時在這里運籌帷幄;塔吉克雄鷹庫爾察克在這里屢次擊退侵略者……歷時2000多年,它不僅是中國大一統(tǒng)的歷史見證,,也是古絲綢之路文化的遺存,。這里有馬可·波羅的足跡,也有玄奘法師講經(jīng)的余音,。
現(xiàn)在的石頭城下,,每天景區(qū)的開門儀式都在彰顯著它厚重的文化:有《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的少數(shù)民族語言版,有紀(jì)念愛國戍邊雄鷹的吟唱,,還有歡快的模擬雄鷹展翅的舞蹈……由于居民多是少數(shù)民族,,不管是演員還是景區(qū)工作人員,相貌各有各美,,差別很大,。
去塔縣一定要走一走盤龍古道。這是塔縣方便瓦恰鄉(xiāng)農(nóng)牧民對外聯(lián)絡(luò)修建的公路,,需要攀爬海拔4200米的高山。剛開始爬坡不久,,灰撲撲的山崗上閃現(xiàn)一個電站,,旁邊的路牌上寫著“高原缺氧不缺精神”,不由得想起昨天去木吉鄉(xiāng)火山路上看到的用鵝卵石鑲嵌的“衛(wèi)國戍邊”大字,。
爬到最高處往下看,,盤在群山之間呈肘子彎“S”形蜿蜒而行的盤龍古道像一條將要騰飛的巨龍,。“今日走過了所有的彎路,,從此人生盡是坦途”的標(biāo)牌前許多游人在打卡,。對于游客來說,這是美好的祝福,,但對于農(nóng)牧民來說卻是實打?qū)嵉摹疤雇尽?。昨天聽皮亞爾·卡里姆說,以前瓦恰鄉(xiāng)的人來塔縣需要跑三四天,,更遠(yuǎn)鄉(xiāng)鎮(zhèn)的人要跑四五天,,許多孩子因為交通不便失學(xué),現(xiàn)在從鄉(xiāng)里到縣城最多半天就到了,。
高山頂上,,瑪尼堆、旱獺,、貼地綠草小花和近在咫尺的天空彩云,,讓人夢回青藏高原之旅。山高人為峰,,站在觀景臺上,,和遠(yuǎn)處雪山齊平,仿佛行走在天邊,。
下到山底,,一橋橫跨,水波在陽光下變換著色彩,。走一段莎塔古道,,來到著名的“帕米爾之眼”——道路正前方巍峨的山體直逼而來 ,正中一塊巨石形似棕色縱目,,黑色瞳仁,。前路從巨石下穿過,有天王俯視眾生之感,。
路上專門抽時間上了一趟世界著名的“冰山之父”———海拔7546 米的慕士塔格冰川,。遠(yuǎn)處看慕士塔格冰川巍峨、博大,、沉默,,但走進其中又是另一番景象:雪線下的荒坡彩石雜布,各色小花在石中貼地開放,,草地上鳥蟲相逐,,山頂白云和冰峰在藍(lán)天下對話,一車車游人入山即如草籽撒地不見喧囂,。
望著冰峰往上走,,快到海拔4500米時,,頭蒙眼黑心跳加速,慢下來繼續(xù)走,,身體恢復(fù)一點,。登頂后,不少人紛紛拿起氧氣面罩“ 呲呲”吸起了氧,。
冰正化,,伸手和古老的冰川來次親密接觸,也算被昆侖山擁抱過了,。
“朝見吳山橫,,暮見吳山縱。吳山故多態(tài),,轉(zhuǎn)側(cè)為君容,。”山水之姿因時而變,,今天返程時的景色又和昨天不同:阿拉爾濕地,,藍(lán)天白云、雪山草地,,天地俱寂;喀拉庫勒湖和靠后的慕士塔格峰,、公格爾峰、公格爾九別峰組合的“昆侖三雄”大型雪山群橫亙高原;斜陽下的白沙湖和周圍小山一起披上一層金紗……沒有任何一臺設(shè)備能還原人眼的視覺效果呈現(xiàn)出帕米爾山水的美,。
雪山正融,,每一個山頭都懸掛著扇子一樣的沖擊面。河水裹著泥沙翻滾幾乎和河面齊平,。夜色中燈火漸近,,喀什到了。黃土高崖的土墻被燈光打亮,,高臺民居群古老寧靜,。
從“雞鳴四國”?通南亞的塔縣到“五口通八國、一路連歐亞”的喀什,,一天連跑帶逛14個小時,。美麗的喀什,我們又來了,。 (文/圖 本報記者 衛(wèi)建波 閆雅琴 通訊員 衛(wèi)雨桐)(6月30日發(fā)于新疆喀什)
責(zé)任編輯:趙紅媚
濟源要聞2025-07-02
社會民生2025-07-01
社會民生2025-07-01
社會民生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