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6 10:19來源:濟源網-濟源日報
盧小愛正在縫制枕套,。
“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近日,,在竹峪鳳凰老粗布手工坊,記者看到這樣一幅場景:一名婦女雙腳踩踏板,,右手拿梭子,,左手扶橫梁,,飛梭走線,手腳并用……不一會兒,,就織出了一段五顏六色的老粗布。
據了解,,玉泉街道竹峪居委會為促進當地婦女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采取“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讓她們使用傳統(tǒng)方法紡織老粗布,制作床上用品,、箱包等手工布藝品,,助力鄉(xiāng)村振興。
“我們竹峪老粗布采用古法傳承技藝織就,,技術由老一輩手把手傳授?!敝裼游瘯h支部委員盧小素向記者介紹。
“要使勁拉,,把線拉實……”記者在竹峪巧媳婦創(chuàng)業(yè)基地看到一位老師傅正在指導村民織布,。
“只要有村民來學習織布,,我們都會盡心教,?!?9歲的盧小愛告訴記者,以前家里特別窮,,不織布就沒衣服穿,現在織布就是愛好,,還能掙點零花錢。
“我平均兩天能織一條床單,,一個月下來能掙不少錢呢,?!北R小愛說,竹峪鳳凰老粗布手工坊離家就幾步路,,只要家里不忙,,她都會過來織布。
盧小素告訴記者,,竹峪居委會有手工織布的傳統(tǒng),,但之前不成規(guī)模,,并未取得好的經濟效益,。2018年,在居委會黨支部的引導下,,由居委會婦聯牽頭,竹峪居委會共投資10萬元建設了竹峪鳳凰老粗布手工坊,。
鄉(xiāng)村振興,關鍵在人,。如今,竹峪居委會已有越來越多的婦女從事老粗布生產,。竹峪鳳凰老粗布手工坊現有40余臺織布機,15名固定員工,,帶動周邊居委會200余名婦女從事老粗布生產。2019年,,竹峪鳳凰老粗布手工坊被評為濟源市巧媳婦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工程示范基地,。
竹峪巧媳婦創(chuàng)業(yè)基地負責人張連鴿告訴記者,,對于有些需要照顧孩子,,無法來基地工作的婦女,,基地允許她們將織布機搬到自己家里工作。這樣,,村民足不出戶也可以增加收入,。
“手工織出來的布綠色環(huán)保,、持久耐用,很受市場歡迎,。有不少外地顧客專門跑來買老粗布的布藝品,?!睆堖B鴿介紹,,但由于手工制作較慢,訂單量大時會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在竹峪巧媳婦創(chuàng)業(yè)基地的后面,,記者注意到有一處樓房正在施工,,主體部分將要完工,?!斑@是竹峪美麗家園建設項目,共兩層,,有產品展示間,、工作間,、銷售間等,,預計年底能建成并投入使用?!敝裼利惣覉@建設項目負責人徐繼鑫介紹。
竹峪居委會黨支部書記兼居委會主任崔春敏告訴記者,,為進一步提升傳統(tǒng)手工藝的市場競爭力,,讓竹峪老粗布走出去,今年他們積極申報項目,,加蓋織布廠房,,進一步擴大生產規(guī)模, 吸納本地及周邊勞動力就近就業(yè),,以實際行動助力鄉(xiāng)村振興,。(文/圖 記者 牛曦陽 見習記者 劉婉穎 通訊員 葛娜娜)
責任編輯:克盈盈
社會民生2021-10-26
社會民生2021-10-26
社會民生2021-10-26
社會民生20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