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提升 邁向更高質(zhì)量更高水平】堅持立德樹人 培育時代新人——濟源全面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側記
關注濟源網(wǎng)微信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事關家庭幸福,、社會和諧,是精神文明建設和全國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以來,,濟源多措并舉,通過價值引領,、實踐育人,、關愛留守兒童等,不斷開創(chuàng)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新局面,。
育德于心 強化思想引導
尋留莊英雄足跡,,做紅色傳人;走朱德出太行小道,,感悟革命精神,;聽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助推器殘骸背后的故事,點亮航天夢,;參觀城市規(guī)劃展覽館,,感受家鄉(xiāng)的經(jīng)濟發(fā)展……近段時間,濟源各中小學校以青少年活動中心,、科技館,、紀念館等研學基地為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供肥沃的土壤,。今年以來,已開展活動90余場次,。
立德樹人,,潤物無聲。為全力營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huán)境,,濟源持續(xù)打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主陣地,,著重抓好愛國主義教育、紅色革命精神教育和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組織各級少先隊開展“喜迎二十大 爭做好隊員”“童心向黨”“學雷鋒 我行動”等系列教育實踐活動,,幫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懷;組織開展“清明詩會”“端午誦讀”“新時代文明實踐”等主題活動,,讓未成年人深刻體會傳統(tǒng)節(jié)日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規(guī)范,增強文化自信,。
為積極發(fā)揮共青團和少先隊的作用,,濟源還組織青年講師團、紅領巾巡講團等走進校園,,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引導未成年人增進對中國共產(chǎn)黨的情感認同和行動追隨,,并建立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機制。
據(jù)了解,,今年各學校廣泛開展“童心向黨”“學雷鋒 我行動”等系列教育實踐活動,,目前已開展活動350余場,參與學生4.5萬余人次,,收集各類優(yōu)秀作品210余件,全方位,、多角度呵護未成年人健康茁壯成長,。
固德于基 搭建成長舞臺
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搖籃,文明校園創(chuàng)建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一環(huán),。各學校在不斷深化“五育”并舉,,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過程中,,開展“新時代好少年”“愚公家鄉(xiāng)好少年”“五心好少年”等評選表彰及學習宣傳活動,,形成了“人人學先進、人人爭先進”的育人氛圍,,讓未成年人筑牢理想信念,,自信地站上廣闊舞臺。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各學校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納入教育體育工作年度目標管理、融入教育教學工作全過程,,加強制度建設,,強化內(nèi)部管理。
促進文明校園創(chuàng)建全員參與,、成果共享,?!熬钑鷮W獻愛心 書香濃濃寄真情”圖書捐贈活動引導廣大未成年人多讀書、讀好書,,爭當讀書好少年,;“勞動最光榮 美食共分享”活動將思想道德教育與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讓未成年人在實踐中增長知識,、塑造品質(zhì),;“防汛應急演練 筑牢校園安全墻”展現(xiàn)學生的擔當……
鄉(xiāng)村“復興少年宮”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載體。沁園路小學舉辦的少年宮成果展上,,書法社團,、剪紙社團、繪畫社團,、輪滑社團,、人工智能社團等紛紛進行成果展示。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科技的完美融合讓學生開闊視野,,回味無窮,。思禮鎮(zhèn)在暑期開展的音樂、武術,、籃球,、足球、棋藝等活動,,把鄉(xiāng)村“復興少年宮”打造成了學生快樂成長的園地……
用心呵護 營造健康成長氛圍
用心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守護未成年人的精神家園。濟源出臺了《濟源示范區(qū)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進村(社區(qū))行動實施方案》,,組建了專業(yè)心理咨詢師團隊,,推出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志愿服務活動;舉辦法治專題教育講座500余場,、專題咨詢活動200余場次,,舉辦家庭教育講座11期,春風化雨般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關愛服務暖人心,,快樂學習伴成長。濟源積極開展留守兒童,、困境兒童關愛活動,,依托婦女之家、兒童之家,、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等陣地開展關愛幫扶活動60余次,,為101名困境兒童提供助學資助,讓未成年人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濟源建立了市級兒童福利指導中心,,在鎮(zhèn)(街道)建立了16個兒童福利督導站、16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為村(居)配備了557名兒童福利主任,,形成了市、鎮(zhèn),、村三級層層有專人抓,,處處有專人管的工作網(wǎng)絡。據(jù)了解,,全市30名社會散居孤兒,、201名事實無人撫養(yǎng)兒童、1808名困境兒童,、47名農(nóng)村留守兒童全部被納入監(jiān)護范圍,。(見習記者 湛文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