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而生 因人民而興
關注濟源網微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是我們黨執(zhí)政的最大底氣,,是我們共和國的堅實根基,,是我們強黨興國的根本所在,。我們黨來自于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必須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鄙羁陶J識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的關系,,必須放眼近代中華民族與中國人民的歷史命運來考察,。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統(tǒng)一,、社會穩(wěn)定,,無數仁人志士進行了斗爭與嘗試,但終究未能如愿,。1921年成立的中國共產黨,,經過28年革命斗爭,領導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與人民解放;經過社會主義革命,、建設與40多年的改革開放,,創(chuàng)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fā)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wěn)定奇跡,,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偉大復興光明前景。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從最初50余人的小黨,,發(fā)展成為擁有9100多萬名黨員的世界第一大執(zhí)政黨。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而贏得民心的根本,既取決于一個政黨的根本立場與宗旨,,也取決于一個政黨推動國家與社會發(fā)展,、為人民謀利益的實際行動與成績。
始終堅持人民立場與群眾觀點
對一個政黨而言,,有什么樣的政治立場與群眾觀,,就會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從根本上看,,“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是否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區(qū)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自誕生之日起,我們黨就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人民立場與群眾觀點,。1921年,毛澤東同志明確指出:“唯物史觀是吾黨哲學的根據,?!?922年黨的二大《關于共產黨的組織章程決議案》強調,黨應當是“無產階級中最有革命精神的廣大群眾組織起來為無產階級之利益而奮斗的政黨”,,要到群眾中去“組成一個大的‘群眾黨’”,。1935年12月,瓦窯堡會議決議指出,,共產黨不但是工人階級的利益的代表者,,而且也是中國最大多數人民的利益的代表者,是全民族的代表者;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中國共產黨又是全民族的先鋒隊,。1944年,,在張思德追悼會上,毛澤東同志明確提出了“為人民服務”,強調“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后來又進一步強調“共產黨是為民族、為人民謀利益的政黨,,它本身決無私利可圖”,。到1945年,在《論聯合政府》報告中,,毛澤東同志將人民立場,、群眾觀點、黨的宗旨緊密聯系在一起,,強調“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fā),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fā);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fā)點”,。從黨的七大開始,,我們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根本宗旨載入黨章。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始終堅持人民立場,、群眾觀點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并不斷發(fā)揚光大,。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毛澤東同志告誡全黨:“共產黨就是要奮斗,就是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為人民服務,。”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同志多次強調“領導就是服務”,。1990年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同人民群眾聯系的決定》在重申人民立場與群眾路線基礎上,將黨的群眾觀點豐富發(fā)展為“六個基本點”,,即牢固樹立人民群眾是歷史創(chuàng)造者的觀點,,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觀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干部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觀點,對黨負責與對人民負責相一致的觀點,,黨要依靠群眾又要教育和引導群眾前進的觀點,,進一步說明了中國共產黨為誰革命、靠誰革命,,為誰執(zhí)政,、靠誰執(zhí)政,為誰發(fā)展、靠誰發(fā)展這一根本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并進一步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要求全黨“必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堅信群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
始終維護,、實現與發(fā)展群眾利益
黨的立場,、觀點和宗旨,從來不是玄妙而抽象的理論,,而是具體而生動的實踐,。中國共產黨何以獲得億萬人民群眾的擁護?根本原因就在于黨來自人民、以人民為靠山,、真心實意為人民群眾謀利益,,不但口講,而且實做,。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進程中,,始終把維護,、實現和發(fā)展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
建黨初期,,我們黨領導與組織工人運動,,就是從改善工人生活和勞動條件的經濟斗爭入手,進而發(fā)展到爭取工人民主權利的政治斗爭,。在土地革命和根據地建設進程中,,我們黨著力“解決群眾的生產和生活問題,鹽的問題,,米的問題,,房子的問題,衣的問題,,生小孩子的問題”等群眾關心的一切問題,,“打土豪、分田地”“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等生動詮釋了我們黨維護群眾利益的實際行動,。新中國成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發(fā)展經濟、改善民生始終是社會主義建設與改革的一條主線,。我們黨把握“大事”與“小事”的辯證法,,始終重視解決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問題,帶領中國人民先后實現了由溫飽不足到溫飽,、由溫飽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并即將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黨的奮斗目標,,帶領人民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zhàn),創(chuàng)造了發(fā)展中國家解決貧困問題的世界奇跡,。改革開放以來,,無論是1998年抗洪搶險、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的抗震救災,,還是2003年抗擊非典,、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我們黨都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在一個底子薄,、飽受戰(zhàn)亂和掠奪的國家,,如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在一個發(fā)展中大國,,如何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其中的根本,就是要把發(fā)展作為執(zhí)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不斷解放與發(fā)展生產力,、不斷增強綜合國力、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新中國成立前夕,,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明確把“穩(wěn)步地由農業(yè)國轉變?yōu)楣I(yè)國”作為執(zhí)政以后的一個根本任務。1953年2月,,毛澤東同志在視察九江工農業(yè)生產時指出:“共產黨從接管國民黨政權的第一天起,,就把眼睛盯住生產建設,不遺余力地抓好這一個中心工作,。要讓歷史證明,我們不僅能夠領導好革命戰(zhàn)爭,而且也一定能夠領導好和平時期的經濟建設,,讓全國人民過上好日子,。”在國民經濟恢復發(fā)展基礎上,,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明確提出包括現代化的工業(yè),、農業(yè)、交通運輸業(yè)和國防在內的四個現代化目標,。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了我們黨偉大的歷史性轉折,。黨的十三大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納入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從改革開放以來的發(fā)展實踐看,,我們黨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把發(fā)展作為執(zhí)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出發(fā),,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體現在經濟社會發(fā)展各個環(huán)節(jié),努力做到“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以實際成效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始終把人民標準作為檢驗黨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標準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始終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
革命時期,,毛澤東同志明確指出:“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毙轮袊闪⒑?,這一“最高標準”始終為我們黨所堅持,并不斷豐富發(fā)展,。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同志明確把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方針政策和作出決斷的出發(fā)點和歸宿。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全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
對照檢驗黨的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最高標準,我們黨不斷檢視自身,、及時糾正錯誤,,努力做到“凡是影響黨的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的問題都要全力克服,,凡是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病癥都要徹底醫(yī)治,凡是滋生在黨的健康肌體上的毒瘤都要堅決祛除”,,做到“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我們就要堅決防范和糾正什么”,??v觀百年歷程,高度重視黨的建設,、從嚴管黨治黨,,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堅決反對腐敗,、清廉勤政為民,善于糾正錯誤,、勇于自我革命等,,構成了中國共產黨的鮮明政治品格,。
縱觀世界政黨發(fā)展史,沒有哪個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那樣,,始終高度重視黨的作風建設,、堅決反對腐敗,。革命時期,,我們黨開創(chuàng)了延安整風運動等有效形式,形成了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等優(yōu)良作風。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牢記“兩個務必”,,開展了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三反”運動,,持續(xù)推進作風建設。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把黨的作風建設上升到關系人心向背與黨的生死存亡高度,、把腐敗問題上升到關系黨和國家生死存亡高度來認識,不斷建章立制,,加強監(jiān)督,。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強調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持之以恒改進作風,、嚴肅紀律,,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取得了反腐敗斗爭的壓倒性勝利,。
縱觀世界政黨發(fā)展史,,沒有哪個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那樣,善于堅持真理,、糾正錯誤,,勇于自我革命。1945年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既是中國共產黨的經驗總結,,也是我們黨堅持真理、善于糾正錯誤,、勇于自我革命的例證,。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從弱小走向強大,,不斷取得革命、建設與改革開放的成功,,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就在于永不自滿,、永不僵化、永不停滯,,敢于刀刃向內,、敢于刮骨療傷、敢于壯士斷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勇于直面問題,消除一切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不斷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確保黨始終擁有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zhàn)斗力,,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梁。
總之,,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政黨,從來沒有自己的私利,,依靠人民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帶領人民書寫追趕時代、引領時代的傳奇,,并在革命性鍛造中銘記初心使命,、走在時代前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歷史與人民的選擇,,實踐已經并將進一步證明這一選擇的正確。(復旦大學特聘教授,、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劉紅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