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放牛娃”到“家電醫(yī)生”
關注濟源網(wǎng)微信
宋新鋒和學徒們一起探討
宋新鋒檢修家電
宋新鋒搬運空調
宋新鋒專心給家電“治病”
宋新鋒的維修工具
宋新鋒很忙,。記者約了幾次采訪,總是在前一天晚上被告知,,“對不住,,明天沒有空,要不咱改天……”
1月9日,,記者總算是“逮住”宋新鋒時間相對寬裕的時候,,走進了他的家電維修鋪。
鋪子很小,,不到二十平方米,,坐落于沁園街道河合居委會租來的民房里。屋內分門別類的堆放著各種大小家電,。
要不是褪色的招牌上寫著“家電維修”,,真不容易找到。
時間寬裕是相對的,。當天上午陸續(xù)來活兒,,宋新鋒和另一位師傅先后“醫(yī)治”了5臺老舊家電,下午1點多才吃上午飯,。
“干我們這行的,,吃飯、睡覺都不規(guī)律,,只要有人找上門或打來電話,,得第一時間去解決問題,,拖得時間長就沒人再照顧你生意了。顧客是上帝嘛,!”宋新鋒笑道,。
42歲的宋新鋒老家在邵原鎮(zhèn)七溝河村,再邁過一座山就到了山西境界,。從小家里條件不好,,初中畢業(yè)后,他就成了“放牛娃”,。能接觸到家電維修行業(yè),,還得從一臺收音機說起。
宋新鋒說:“當時家里窮,,沒有電視,,聽收音機是獲取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徑?!?/p>
一次偶然的機會,,宋新鋒從收音機里聽到鄭州某技校招生,其中就有家電維修專業(yè),。一時間,,宋新鋒的心思不由得活泛起來。
“老話說,,荒年餓不死手藝人,。干家電維修總要比種地強點吧?!庇谑?,他拿著家里為數(shù)不多的積蓄,第一次走出濟源,,踏上了求技之路,。那時候,他不過17歲,。
在學校里,,宋新鋒一刻也沒有放松。幾年的專業(yè)學習,,讓他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從學校回來后,,他先在一位老師傅的維修店里招呼,干些雜活,。時間長了,,細心的他把師傅傳授的經(jīng)驗一一記下來,,并運用到工作中,很快便成了店里的骨干,。
2004年,,宋新鋒用攢下的錢在河合居委會買了一棟獨院,并租下一間門面房,,自己干起了家電維修的工作,,成功從“打工人”轉變?yōu)樾±习濉?/p>
因技術好、價格公道,,回頭客尤其是別人介紹來的客人越來越多,,維修鋪的生意走上正軌。大家親切地叫他“家電醫(yī)生”,。
“每年4月至9月最忙,,主要維修冰箱、空調,?!彼涡落h說,像這樣的大家電只能上門維修,,有時能干到凌晨,。這些年來,他已經(jīng)把濟源的各個小區(qū)都跑遍了,。
長年累月下來,,他雙手的老繭越來越厚,沾上的機油污垢像長在手上一樣,,肥皂水泡,、刷子刷,也洗不干凈,。
除了維修家電,,宋新鋒沒有其他愛好,主要是沒有時間培養(yǎng),。兩個孩子一個上高中,,一個上小學,能早些回家陪孩子,,是他最開心的事兒,。
維修鋪一角的桌子上摞著厚厚一沓書,都是關于家電維修的,?!罢f實話,干這行太辛苦,,雖說餓不著,,但也掙不來多大錢,。”宋新鋒說,,希望兩個孩子以后能吃上“文化飯”,,不要跟他一樣“遭罪”。
前段時間,,宋新鋒又拿出全部積蓄付了新房的首付,。用他的話來說,“這下又從頭再來了,?!?/p>
堅守了20多年的行當,宋新鋒仍在奮斗著,。因為他知道,,只有吃得下生活的苦,才能嘗到人生的甜,!(記者 劉培琳 李浩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