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等功臣張富清:藏功名 葆本色
關注濟源手機網
初春的鄂西武陵山區(qū),乍暖還寒,。在來鳳縣城一棟普通居民樓里,,穿著一件舊棉襖的張富清老人坐在客廳里的火爐旁烤著火。如果不是去年11月份采集退役軍人信息時張富清拿出泛黃的“報功書”還有幾枚獎章,,幾乎沒人知道這位95歲的老人是一名特等功臣,。
身披戎裝,保家衛(wèi)國;告別軍旅,,本色不改,。張富清轉業(yè)后居功不自傲,對自己的功績和獲得的榮譽隱瞞不宣,,而是主動要求到偏遠貧困地區(qū)工作,,在平凡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成績。
浴血疆場 功勛卓著
1924年,,張富清出生在陜西漢中市洋縣,。1948年3月份,24歲的張富清參加西北野戰(zhàn)軍,,在二縱359旅718團二營六連當戰(zhàn)士,。老人說,他來到部隊后,,經常不分白天黑夜地打仗,,印象最深的是永豐戰(zhàn)役。
在永豐戰(zhàn)役中,,張富清所在的六連擔任突擊連,。那天拂曉,他和兩名戰(zhàn)友組成突擊組,,匍匐前進率先攀上永豐城墻,。他第一個跳下城墻,,與敵人展開激戰(zhàn)。
“我端著沖鋒槍,,對著敵人一陣猛射,,一下子把距離近的七八個敵人全部殲滅?!闭f起這段戰(zhàn)斗經歷,,老人手舞足蹈,仿佛回到了當年的戰(zhàn)場,?!暗任一剡^神來,才感覺頭頂有血往下流,,用手一摸,,一塊頭皮翻了起來。這才意識到,,一顆子彈剛剛擦著我的頭皮飛過,,頭頂上永遠留下了一條淺溝?!睆埜磺謇先苏f,。
擊退外圍敵人后,張富清沖到一座碉堡下,,刨出一個土坑,,把捆在一起的8顆手榴彈和1個炸藥包碼放在里面,將碉堡炸毀,。
這場戰(zhàn)斗一直打到天亮,,張富清炸毀了兩座碉堡,繳獲兩挺機槍,。戰(zhàn)斗結束,,他死里逃生,可突擊組的另外兩名戰(zhàn)友卻再也沒有回來,?;叵肫鹪趹?zhàn)斗中壯烈犧牲的戰(zhàn)友,張富清老人老淚縱橫,。
張富清老人說,,當年他的身體很瘦弱,但他多次參加突擊組打頭陣,?!耙粵_上陣地,滿腦子是怎么消滅敵人,,決定勝敗的關鍵是信仰和意志,。”
永豐戰(zhàn)役,,張富清榮獲西北野戰(zhàn)軍特等功,、一等功。老人回憶說,,因為打仗勇猛,,彭德懷到連隊視察鼓勁的時候,多次接見他和突擊組戰(zhàn)士,?!耙娒鏁r彭司令拉著我的手講,‘你在永豐戰(zhàn)役中表現(xiàn)突出,,立下了大功’,,還親手給我授勛。我知道,,這是黨給我的榮譽,。”
戰(zhàn)斗留給張富清的,,除了光榮,,還有傷痕。在他看來,,這些傷痕是另一種獎章,。“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革命軍人,,入黨時就宣誓要永遠聽黨的話,黨指到哪里我就堅決打到哪里,?!睆埜磺逭f。
后來,,張富清一直跟隨部隊南征北戰(zhàn),,先后兩次榮獲“戰(zhàn)斗英雄”榮譽稱號,除了特等功,,還3次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
扎根山區(qū) 深藏功名
1955年,,張富清已是359旅的正連職軍官,,他所在部隊面臨調整,要去地方支援經濟建設,。多次立功,、身體有傷的張富清,,原本可以選擇回老家陜西,但得知單位鼓勵大家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到邊疆,、山區(qū)去支援祖國建設,他響應號召選擇了去偏僻的鄂西山區(qū),,在來鳳縣一干就是一輩子,。
在來鳳,張富清先后就職于縣糧食局,、三胡區(qū)政府,、卯洞公社、外貿局,、縣建設銀行等,,1985年他在縣建設銀行副行長崗位上離休。幾十年里,,他從未向外透露自己的戰(zhàn)斗經歷,。
上世紀60年代,張富清被調到三胡區(qū)政府工作,,妻子孫玉蘭在三胡供銷社上班,。隨著精簡退職工作開展,張富清動員妻子從供銷社離職,,減輕國家負擔,。當時,糧管所,、供銷社與食品站都是最讓人羨慕的工作單位,。
“我不讓你下崗,怎么好去做別人的工作,?!睆埜磺鍖ζ拮诱f。妻子理解丈夫,,辭去供銷社工作成為手工業(yè)社社員,,靠做縫紉補貼一家6口人的生活。
“張老為人正派,,從不倚老賣老,、夸夸其談,工作中總是挑最困難的任務,,從未聽張老講過去打仗的經歷,。”68歲的田洪立曾與張富清在卯洞公社共事4年多,“當年公社班子成員分配工作片區(qū),,張老搶先選了最偏遠的高洞片區(qū),,那里不通路、不通電,,是全公社最困難的片區(qū)”,。
在建行來鳳支行,許多人知道張富清,,但沒聽說過他的英雄事跡,33歲的年輕行長李甘霖對張富清敬佩有加,。
李甘霖告訴記者,,去年11月份,得知張老要去武漢做白內障手術,,需要植入人工晶體,,他便囑咐老人:“您是離休老干部,醫(yī)藥費全部報銷,,可以選好一點的晶體,,保證效果?!焙髞砝先俗鐾晔中g回來,,李甘霖發(fā)現(xiàn)老人只選了價值3000多元的最便宜的晶體。
張富清說:“我90多歲了,,不能再為國家作貢獻了,。為國家節(jié)約一點是一點?!?/p>
不忘初心 永葆本色
3月27日一早,,張富清戴上假肢和84歲的老伴孫玉蘭去超市買菜?!袄习橥扔袣埣?,但每天都堅持鍛煉?!睂O玉蘭說,。
2012年4月份,張富清左膝蓋膿腫,,輾轉縣,、州醫(yī)院治療不見好轉,又來到武漢的醫(yī)院救治,,醫(yī)生建議截肢,。“戰(zhàn)爭年代腿都沒掉,沒想到和平時期掉了,?!毙g后醒來,樂觀的老人自嘲地說,。
傷口剛愈合,,老人就沿著病床移動?;氐郊抑?,老人起初沿著床沿鍛煉,后又扶著墻壁練習走路,,如今墻壁上還有老人跌倒后手抓墻壁留下的痕跡,。
經過近一年的鍛煉,老人能拄著支架打掃衛(wèi)生,、擇菜,,幫助老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叭艘粤?,不能給組織添麻煩?!崩先苏f,。
張富清的事跡經媒體報道后,各級領導多次上門探望,。老人總是動情地說:“當年和我并肩戰(zhàn)斗的那些戰(zhàn)友,,許多都犧牲了,他們根本沒有機會向組織提任何要求,。比起他們,,我今天吃的、住的已經很好了,,我有什么資格把戰(zhàn)功拿出來顯擺?又有什么資格向組織提要求,。”
老人的臥室里擺放著一張書桌,,上面整齊的書籍中有一本《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黃色封面的四周已經磨成白色,打開后,,上面有許多用黑色水筆標注的點,、橫線等。翻開1983年版《鄧小平文選》,,里面同樣有老人研習后留下的墨跡,。
老人有兩本《新華字典》,一本1953年版、一本1979年版,。張富清只上過速成中學補習班,,1955年轉業(yè)到地方工作后,文化成了他工作的“攔路虎”,。如何提高文化水平?張富清買來《新華字典》開始自學,。
幾十年下來,靠著兩本《新華字典》,,老人利用工作間隙學習《毛澤東選集》《鄧小平文選》等著作,,閱讀《人民日報》等報刊,掌握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
退休后,,他每天堅持讀報,并堅持做讀書筆記,,還將報紙上的重大時事消息和時評做成剪報。如今,,老人每天仍堅持讀報和看電視新聞,。
“爺爺,現(xiàn)在國家形勢怎樣?”采訪結束時記者問老人,?!叭h集中力量搞好精準扶貧,讓貧困地區(qū)富起來,。長江沿線要搞好生態(tài)保護,。持續(xù)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確保黨永不變色,?!睆埜磺屙懥恋鼗卮稹?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鄭明橋 柳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