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本色永不變 老當益壯加油干——記優(yōu)秀復轉軍人,、王屋鎮(zhèn)桃花洞村翟道貴
關注濟源手機網
天還不亮,,王屋鎮(zhèn)桃花洞村的翟道貴就翻身起床,,麻利地給孫子做好飯,,便急匆匆地趕去村道上打掃衛(wèi)生,。做完這些,,他便一頭扎進地里侍弄莊稼,。
60歲本該是兒孫纏繞膝下,、盡享天倫之樂的年齡,但他身上像有使不完的勁兒,,天天如此,,辛勤勞作。
1984年,,翟道貴退伍后一直在家務農。由于多種原因,,他家里曾陷于極度貧困,。他作為一名退伍軍人和共產黨員,憑著軍隊的優(yōu)良傳統,,憑著堅強的黨性,,踏實肯干,終于實現穩(wěn)定脫貧,,用行動詮釋了一名退伍軍人,、老黨員的堅持和本色。
遭遇不幸,只身撐起一個家
1978年,,19歲的翟道貴響應國家號召光榮入伍,。5年后,他退伍返回農村,,在家務農,,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但磨難接踵而來,。
老伴患病去世,,兒子不堪生活壓力遠赴他鄉(xiāng),留下一個3歲的孫子,,而且他右手因意外落下殘疾,,一連串的家庭遭遇讓翟道貴陷入困境。
一邊是懵懂無知的孩子,,一邊是沉甸甸的外債,,怎么辦?家庭的不幸和困境壓不倒曾經在部隊受過磨煉的他。這個堅強的漢子獨自一人撐起這個家,,一邊照看小孫子,,一邊努力掙錢還外債。
村里的人提起他,,都會止不住地夸贊:“老翟這人非常勤快,,別看手有些不得勁兒,但干活很賣力氣,,特別能干,,特別能吃苦?!?/p>
老當益壯,,脫貧路上加油干
群眾的困難,黨和政府看在眼里,。2014年,翟道貴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陸續(xù)享受了易地扶貧搬遷,、“兩免一補”資助、企業(yè)帶貧及殘疾人補貼等扶貧政策,,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政府的扶持點燃了他的希望之火,給了他巨大的精神力量,。但是,,翟道貴清醒地認識到單靠政府扶持是不能從根本上脫貧的,還要靠自己主動干,、加油干,?;谶@樣的認知,翟道貴沒有停下勤勞致富的腳步,,時刻保持著共產黨員艱苦奮斗,、攻堅克難的本色。他先后承包了村里的8畝土地,,種糧食收益不高,,就種植秋葵、豆角,、辣椒等,,農忙時在家干活,農閑時就采摘蔬菜去城里賣,。每次到城里賣菜,,他都是自己開著三輪車,渴了喝點水,,餓了吃點饃,,夜里睡在三輪車旁。
2017年9月,,他又主動申請了鎮(zhèn)清潔員公益性崗位,,靠著自己的勤勞和汗水讓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翟道貴說:“對于有著5年軍齡的退伍老兵和35年黨齡的共產黨員來說,,貧困戶的‘稱號’讓我心里不是滋味,。困難再大,不當‘懶漢’!我堅信通過自己的雙手一定能夠脫貧致富,,以實際行動報答黨和政府的恩情,。”
自主脫貧,,軍人本色永不變
2017年10月,,翟道貴向鎮(zhèn)里打了要求脫去“貧困帽”的報告,但沒有獲得批準,。
“我的申請沒有獲得批準,,心里很不舒服。做人要懂得感恩,,我要感恩黨,,感恩政府,感恩社會,,我現在生活條件改善了,,應該把黨和政府的政策優(yōu)惠讓給其他群眾。”翟道貴說,。
“今年必須脫貧!”為了摘掉貧困戶的帽子,,今年翟道貴的干勁兒更足了。他又承包了些地,,發(fā)展白菜制種,,種植南瓜和核桃等經濟作物。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搞清潔,、忙農活,天天忙到晚上10點多,。
今年他的白菜制種收入3100元,,甘藍制種收入1600元,其余的經濟作物到秋季才能收獲,,算上每月1500元公益性崗位工資,翟道貴今年的收入預計能達到25000元,,穩(wěn)定脫貧沒問題!
市紀委派駐桃花洞村第一書記胡愛國一直在關心、支持著翟道貴:“老翟不愧當過兵,,很能吃苦耐勞,。作為老黨員,思想上也很有覺悟,,積極向上,、不等不靠,、自主脫貧,讓大家非常佩服,。”(記者 史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