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老人原是道德楷模
關(guān)注濟源手機網(wǎng)
她叫李秀花,,玉泉街道苗店居委會人,1917年農(nóng)歷四月二十九出生,,今年正好一百歲,。老人96歲時還可以從事輕微的體力勞動,如掃地,、洗刷、拔草之類,,2016年夏季還可以拄著棍子上街,只是后半年因膽囊炎住了幾天醫(yī)院后才開始臥床的,。
筆者是今年9月30日到苗店居委會采訪的。采訪中了解到,李秀花當年在村里對老人孝敬,、孝順是出了名的,。不過,和別人不同的是,,她除了孝敬自己的公婆外,,還十分孝敬公爹的哥哥和嫂嫂(她的伯父伯母)。伯父伯母膝下沒有子女,,她和丈夫郭喜義就把他二老當作自己的親生父母伺奉,。
她伯母去世較早,但伯父是個高壽人,,1979年去世時已84歲,。去世前3年生活已不能自理,連大小便都需要人幫助,。
俗話說,,床前百日沒孝子??衫钚慊ㄟ@個侄子媳婦,,在伯父臥床千日之后,仍不減當初那份心,。對拉撒在床的伯父,,她從不嫌麻煩嫌臟,每天總是把衣服,、鋪蓋收拾得干干凈凈,。伯父的飲食除了一日三餐外,還有午夜12時后吃夜餐的習慣,。在許多人看來,,這些都是難以接受的事情,但李秀花做到了,。每天的夜餐一頓不誤,,直到他去世那一天。
伯父去世后,,她的婆婆也已80歲高齡,。婆婆是1994年96歲時去世的,去世那年李秀花已77歲了,。也就是說,,在為伯父送葬后,李秀花又侍奉了婆婆16年,。如今,,婆婆去世23年了,,被人們傳為美談的除了無微不至的孝養(yǎng)老人外,還有她那驚人的大度,、諒解與忍耐,。
她婆婆年輕時是村里有名的能干女人,尤其是吃苦耐勞與智慧,,令許多人欽佩,。也正是因此,她婆婆帶領(lǐng)全家人渡過了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歲月,。但她婆婆同時又是一個性情急躁、愛發(fā)脾氣的人,,尤其是到了90歲以后,,情緒更加不穩(wěn)定,甚至還開口罵人,。有時候李秀花端著碗正在吃飯,,婆婆就開罵了,連鄰居們聽到罵聲都向她投去同情的目光。但李秀花卻表情坦然,,該吃飯吃飯,,該干活干活。偶爾同鄰居們談起,,李秀花總會說,,老還小嘛,說不定咱到了這個年齡,,還不如人家哩……
但李秀花老人能讓人肅然起敬的又何止這些呢?
如今,,每逢佳節(jié)或壽誕時,就有一位80歲高齡的“侄子媳婦”會帶著禮物來看望李秀花,,訴說老人的救命之恩,。原來,她的這位“侄子媳婦”的丈夫叫李小紅(已去世),,李小紅的那條命就是李秀花搭救的,。
那是發(fā)生在1943年的事了,只有七八歲的李小紅父母雙亡,,一個人艱難渡日,。可有一天,,李秀花突然想起:天天見到的小紅怎么不見了?是否出了意外?他家門緊閉,、叫門無人應聲!情急之下,李秀花翻過院墻來到小紅家中,,發(fā)現(xiàn)李小紅已經(jīng)餓得奄奄一息,,除了嘴唇微微抽動外,,已經(jīng)發(fā)不出聲音,,她急忙弄來稀粥喂下,。經(jīng)過幾日的調(diào)養(yǎng),李小紅終于恢復了體力,。從此,,李小紅將她視為親姑姑,每年都會帶著妻子兒女去看望她,。李小紅因病去世前,,仍念念不忘救命恩人李秀花,囑托妻子一定要時??赐霉?。
當筆者向李秀花的鄰居們打探她的長壽秘訣時,許多人都這樣說:好人應該長壽,,上天是公平的!(作者系濟源日報社原記者陳立新)
?。ㄔ瓨祟}:長壽老人原是道德楷模——記玉泉街道苗店居委會百歲老人李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