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進中國 邊走邊看】沿著昆侖山,,一日跑“四國”
關(guān)注濟源網(wǎng)微信
阿爾金山佛經(jīng)石刻
樓蘭古城出土的珠飾
小河墓地出土的麻黃枝
距今3800多年前的玉石飾品
復原的魏晉時期壁畫墓一角
羅布泊胡楊獨木舟
且末大巴扎
沙漠公路
若羌的早上格外安靜,,街上行人稀少,,很難讓人相信這是在中國面積最大的縣級行政區(qū)最熱鬧的地方,。若羌的面積相當于江蘇和浙江面積的總和,由于處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和庫姆塔格沙漠之間,,孤獨而貧瘠,。但由于受其境內(nèi)樓蘭古國、小河公主,、羅布泊無人區(qū)和阿爾金無人區(qū)等響亮招牌的影響,,若羌還是吸引了無數(shù)中外探險家、考古愛好者和歷史愛好者,。
走進若羌樓蘭博物館大廳,,頭頂懸掛的胡楊獨木舟和展柜里兩幅遠古巖畫提醒我們,這片荒漠曾是一片浩瀚的水域,,孕育過古老的文明,。羅布泊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點,中古時期幾條河流穿越沙漠匯入這里,,成就了著名的樓蘭,、婼羌等諸多小國和城邦。
在昆侖山和天山雪水的滋養(yǎng)下,,圍著塔里木盆地邊緣,,環(huán)繞著史書記載的西域36國。當時為了避開“大荒漠”塔克拉瑪干,,中亞各國的商隊多選擇盆地以北沿吐魯番,、輪臺、庫車一線的新疆絲路中線和盆地以南沿喀什,、和田、且末一線的新疆絲路南線行走,。這里,,是中線南轉(zhuǎn)必經(jīng)之路。
漢唐之前,,隨著塔里木盆地水系的衰退和戰(zhàn)火不斷,,樓蘭古城已被遺棄?!稘h書》記載:“地沙鹵,,少田,寄田仰谷旁國。國出玉,,多葭葦,、檉柳、胡桐,、白草,。民隨畜牧逐水草,有驢馬,,多橐駝,。能作兵,與婼羌同,?!?/p>
法顯大師的《佛國記》說:“樓蘭故地,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為標識耳,?!?/p>
這片荒涼的土地仍保存著漢唐華美的風物,織錦展廳里的絲綢碎片依然色彩華貴,、圖案迷人,。它們大都產(chǎn)自陜西、四川,、河南,、河北等地。絲綢西去,,梵音東漸,。西域36國遺存的燦爛文化中少不了佛教文化。樓蘭博物館陳列的各遺址壁畫復制圖,,可以看到各個人種的樣貌,,難怪新疆被稱為“世界人種博物館”。而漢簡的出土證明了史書里中華大一統(tǒng)對絲綢之路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貢獻和保障,。
繁榮互濟的背后離不開融合與和平,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和內(nèi)地同氣連枝,??谷諔?zhàn)爭期間,若羌,、尼雅等地人民八年節(jié)衣縮食,,捐款購買飛機支援抗戰(zhàn)前線,。
離開若羌前往于田,很快行駛進了昆侖山的臂彎,。下午3點多路過西域古國之一且末所在地,,用手抓飯開啟了新疆的第一頓午餐。素手抓上撒滿干果,,肉手抓以肉為蓋,,好吃不貴。
且末城邊的車爾臣河從昆侖山上流下,,給這片戈壁帶來了美麗的且末玉,。不知道若羌樓蘭博物館里那幾條漂亮的玉石手鏈是不是哪個戈壁灘放牧的幸運兒進獻給古國公主的禮物。
接下來是沙漠公路,,蒙蒙塵沙遮住了巍巍昆侖,,氣溫越來越高,盡管空調(diào)已經(jīng)開到最大,,但車玻璃依然燙手,。
胡楊林、紅柳林,、沙漠,、駱駝……且末國、精絕國,、于闐國……荒漠風景和歷史傳說交織在一起,,太陽落山前,我們落腳在薄沙覆路的小城于田,。根據(jù)漢代疆域圖,,我們從婼羌國出發(fā),今天一共走過了四個古國,。(6月26日發(fā)于新疆和田于田 文/圖 記者 衛(wèi)建波 閆雅琴 通訊員 衛(wèi)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