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買藥疑陷消費糾紛 民警調(diào)解助退款
關注濟源網(wǎng)微信
近日,,一面錦旗被鄭重地送到示范區(qū)公安局沁園派出所民警苗文斌手中,。這背后,,是一起成功解決的消費糾紛,也揭開了老年人保健品消費常見問題,為廣大老年群體敲響安全警鐘,。
前不久,,70多歲的市民李先生在街頭閑逛時,遇到一名熱情推銷荊條籽的流動商販,。商販言辭鑿鑿,,聲稱荊條籽具有神奇的降血壓功效,甚至吹噓這是可遇不可求的“民間秘方”,。在對方極具煽動性的推銷下,,一心關注健康的李先生心動不已,最終花費1500元買下這些荊條籽,。
然而回到家,,冷靜下來的李先生越想越覺得不對勁,懷疑自己陷入了“價格陷阱”,。經(jīng)過一番思想斗爭,,他果斷選擇撥打報警電話求助。
接到報警后,,苗文斌迅速展開調(diào)查,。憑借豐富的辦案經(jīng)驗和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他通過多方走訪摸排,,成功鎖定涉事商販,。在調(diào)解過程中,苗文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耐心向商販講解相關法律法規(guī)。最終,,商販認識到錯誤,,將1500元全額退還給李先生。
這起事件并非個例,,它暴露出當前老年人在保健品消費領域面臨的嚴峻形勢,。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對健康愈發(fā)關注,,一些不良商家便趁機設置重重陷阱:有的夸大保健品功效,,宣稱能治愈癌癥、糖尿病等疑難病癥,;有的采用親情營銷,,通過陪聊天、送禮品獲取信任后推銷高價產(chǎn)品,;有的利用免費體驗,,通過虛假體檢報告和效果誘導迫使老人消費,;還有的利用偽造權威認證進行價格欺詐等手段,讓老年人在不知不覺中上當受騙,。
對此,,示范區(qū)市場監(jiān)管部門工作人員特別提醒廣大老年朋友:平時要通過醫(yī)院健康科普、權威媒體等正規(guī)渠道學習科學保健知識,,身體不適時務必到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就診,,切勿輕信街頭“神藥”宣傳。購買保健品時,,一定要仔細查看產(chǎn)品是否標注“本品不能代替藥物”,,對宣稱具有疾病治療功效的宣傳要保持高度警惕。如發(fā)現(xiàn)商家存在虛假宣傳,、價格欺詐等違法違規(guī)行為,,應及時撥打12315或12345熱線舉報,積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同時,,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謹慎交友,對陌生人的過度熱情保持戒心,,避免因情感因素陷入消費陷阱,。建議老年朋友主動學習消費維權知識,提升自我保護能力,,守好自己的“養(yǎng)老錢”,,安享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記者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