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中學:“媽媽”掌勺為孩子守住舌尖上的安全
關注濟源網微信
4月16日正午,,春日暖陽灑滿濟源市沁園中學的校園,,食堂飄出陣陣飯香,初三學生聶雪琪將最后一口魚香肉絲拌飯送入口中,,滿足地對同伴說:“今天的菜特別像我媽做的!”這并非偶然——在該校后廚,,活躍著這樣一群特殊的身影,她們身兼數職,,既是牽掛孩子成長的家長,,也是為師生烹飪佳肴的食堂工作人員,他們懷揣著對孩子們滿滿的愛意,,執(zhí)起鍋鏟,,以愛為 “佐料”,為孩子們烹制著家的味道,。
“我們之前也有家長陪餐,、開放日等活動,但是家長們對孩子們在學校的吃飯情況仍然有很多疑問,,如何才能真正讓家長放心,、讓孩子吃得舒心?思索良久,‘媽媽餐廳’的創(chuàng)意應運而生,?!鼻邎@中學副校長湯玉川介紹說,近年來,,學校食堂大膽開拓,,深入踐行 “家校協同” 理念,力求打造長治長效的餐飲保障機制,,優(yōu)先面向全校學生家長選聘 “愛心媽媽”“愛心爸爸”,,讓孩子們的父母能夠深度 “親身參與”,全過程 “現場監(jiān)督” 校園食堂每日配餐的每一道工序,,只為給孩子們呈上最優(yōu)質,、最安全的飯菜。
每年9 月,,新學期的鐘聲敲響之際,,學校便向全校家長們發(fā)出征集令,對美食感興趣,、擅長做美食的家長都可以參加食堂員工的應聘,,招聘崗位包括主廚、雜工,、面案等,。經過面試、考查,,多位學生家長上崗,,成為餐廳的一位員工?!澳壳安蛷d有30余名員工,,其中有6位是學生家長,。”瞧,,在食堂后廚,,環(huán)境整潔敞亮、井然有序,,員工們身著統一制服,,精神抖擻,各自在崗位上忙碌而專注,,有條不紊地演繹著美食“交響曲”,。該校食堂管理員劉春微笑著介紹道,從食材最初的嚴格檢驗,,到精心擇菜,、細致洗碗,再到暖心打飯,,各個關鍵環(huán)節(jié)都活躍著家長們認真負責的身影,。
深入了解后便會發(fā)現,“媽媽餐廳” 的這些家長們擁有三重獨特 “身份”,。身為學生家長,,他們與孩子朝夕相處,對孩子們的飲食偏好,、口味禁忌可謂了如指掌,;作為餐廳員工,憑借自身辛勤勞作,,在為師生提供美味的同時,,還能獲取一份應得的報酬,實現自我價值,;與此同時,他們還是學校膳食委員會的 “火眼金睛” 督導員,,全程緊盯驗菜是否嚴謹細致,、配餐是否營養(yǎng)均衡、制作過程是否規(guī)范衛(wèi)生,,絕不放過任何一個關乎食品安全與品質的細節(jié),。
據悉,學校在食堂監(jiān)管方面創(chuàng)新性地實施了“三位一體”監(jiān)管體系:一是全流程專業(yè)化監(jiān)管,,組建由后勤主任,、營養(yǎng)師、衛(wèi)生專員構成的專職團隊,,對食材采購,、加工,、洗消等環(huán)節(jié)實施精準管控,構建食品安全屏障,;二是智慧化資金監(jiān)管,,通過校企共管銀行賬戶的方式,嚴格規(guī)范膳食經費收支,,同時依托數據優(yōu)化采購計劃,,打造透明高效的膳食管理生態(tài);三是沉浸式家校共治,,成立膳食監(jiān)督家長委員會,,將“媽媽餐廳”督導機制納入制度框架,形成“三級巡查”體系——家長督導員每日駐點監(jiān)督,、委員每周抽樣檢查,、每學期開展“全鏈條體驗日”,家長代表全程參與從招標采購到殘食處理的22個環(huán)節(jié),,全面激活監(jiān)督效能,,確保食堂管理更貼近師生與家長需求。
有了這些“特殊”的食堂員工,,學校的飯菜不僅美味可口,,更有驚喜,因為有“媽媽的味道”,?!皨寢尣蛷d”發(fā)揮了解孩子們飲食特點的優(yōu)勢,推出了一批既適合孩子口味又營養(yǎng)全面的“特餐”,,例如魚香肉絲+尖椒炒雞蛋+燒茄子,、小炒肉+肉沫蒸蛋+燒青菜、黃燜雞+農家燴菜+酸辣土豆絲等,。這些特餐是“媽媽餐廳”的家長們提前試吃,、多次調整確定,孩子們不僅吃得好,,更吃得開心,。
“學校食堂實行自營運營,為學生提供每日早中晚餐,。目前全校學生4300余人,,在校用餐人數穩(wěn)定在1700人左右,食堂用工量本就不小,,我們邀請有意愿的學生家長加入,,此舉不僅幫助部分家長就業(yè),還有助于提升食堂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確保全校師生吃上安全,、營養(yǎng)的‘放心餐’‘幸福餐’,。”沁園中學校長馬軍說,。
“媽媽餐廳”的推出,,不僅增強了家長與學校之間的互動與信任,更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上一道“安全鎖”,。食堂的媽媽們早已把學校的孩子看作了自己孩子,。一勺菜、一勺湯都承載著滿滿關懷“父母心”,?!叭绻⒆赢厴I(yè)了,家長也會跟著辭職,。學校再招聘新的食堂員工,,依然會優(yōu)先考慮家長,家長參與學生就餐的模式我們會一直保持下去”馬軍說,。
如今,,沁園中學的“媽媽餐廳”不僅是1700個家庭的味覺紐帶,更成為教育改革的鮮活樣本,。那些被精心標注著“少鹽1克”的菜譜,,那些在晨光中忙碌的白色圍裙,那些被孩子們舔得干干凈凈的餐盤,,共同書寫著教育最溫暖的注腳:好的成長,,永遠始于一勺一勺的愛。(劉翠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