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委員通道丨侯文邦:做好“土特產”文章 紅薯教授有本“紅薯經”
關注濟源網微信
“有很多人稱我為‘紅薯教授’,,這個稱呼讓我感到非常親切,感到無上光榮,,讓我更有動力……”
1月17日,,在河南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委員通道”上,對紅薯有著特殊感情的省政協委員,、河南科技大學甘薯產業(yè)研究院院長侯文邦如是說,。
種子是農業(yè)的“芯片”,要想種出好紅薯,,得先有好品種,。為此,侯文邦走遍了全國很多紅薯產區(qū),,品嘗了上百種紅薯后,,最終選擇口味好、營養(yǎng)價值高,、經濟效益好的紅薯品種推廣種植,。
“紅薯病毒病被稱為紅薯的‘癌癥’?!睘榇?,侯文邦團隊成立了甘薯脫毒工程技術中心,培育并推廣脫毒薯苗,,目前累計推廣種植200多萬畝,。他還把紅薯種植技術培訓班搬到了田間地頭,拍攝“教授教你種紅薯”科普視頻,,累計推送科普資訊500余篇,,培訓學員20000余人。
在過去,,紅薯是充饑保命糧,,“紅薯湯,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成為一代人的記憶,。如今,紅薯成了消費者公認的保健食品,,成了農民致富的金疙瘩,。
“我們‘用產業(yè)鏈思維,讓種植戶賺錢’,,引領薯農種出好看,、好吃,受消費者歡迎的紅薯產品,用實際行動推動鄉(xiāng)村振興,?!焙钗陌罱榻B,這些年,,僅洛陽紅薯產業(yè),,就帶動5000多農戶,增收6000余萬元,,帶動經濟效益40億元,。
在侯文邦看來,人才振興,,是鄉(xiāng)村振興的基礎,。“紅薯教授”這個稱呼,,不僅讓他感受到大家對撲在一線科研人員的尊重,,也讓他感受到了鄉(xiāng)村振興這條路大有可為。
近年來,,侯文邦先后榮獲了第二屆全國創(chuàng)新爭先獎,、河南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出彩河南人”最美教師等榮譽,。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省工會還資助創(chuàng)建了勞模工匠創(chuàng)新工作室。這些讓他深刻地感受到,,有付出就有收獲,。
“我們將以此為動力、起點,,把更多汗水灑在田地里,,繼續(xù)推進紅薯產業(yè)做大做強,在廣闊的田野上趟出鄉(xiāng)村振興的更多致富路,。”侯文邦動容地說,。
小紅薯,,大健康;小紅薯,大產業(yè);小紅薯,,大效益,。據介紹,河南紅薯種植面積常年穩(wěn)定在400萬畝左右,,在全國甘薯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丘陵旱地,種出的紅薯口感好,市場前景廣闊,。為此,,在今年的省兩會上,侯文邦建議把紅薯產業(yè)納入到我省農業(yè)強省建設規(guī)劃中來,。
“我還有個呼吁,,河南農業(yè)科技人員多,我希望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才,,能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出現更多的‘芝麻教授’‘油茶教授’‘山藥教授’‘花生教授’……讓“土特產”這篇文章越做越大,越做越強,?!焙钗陌钫f。(李東寶 魏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