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與“兩彈一星”紀念館重新開放
關注濟源網微信
10月16日,,在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之際,中國科學院與“兩彈一星”紀念館重新開放儀式在京舉行,?!皟蓮椧恍恰笔聵I(yè)親歷者、見證者,、親友代表以及學生代表出席活動,。同時,升級優(yōu)化后的中國科學院與“兩彈一星”紀念館面向社會重新開放,。
中國科學院與“兩彈一星”紀念館位于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qū)的懷柔火箭試驗基地舊址,這里是錢學森先生回國后親自選址和創(chuàng)建的我國第一個火箭研究與試驗基地,,為“兩彈一星”事業(yè)作出了重大的歷史性貢獻,。作為“兩彈一星”研制親歷者,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與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侯洵回憶,,參加任務的中國科學院人在當年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團結一致,,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戰(zhàn)勝了重重困難,,攻克了許多關鍵技術難關,。
據悉,2024年,,中國科學院對紀念館進行了系統(tǒng)改造升級,,進一步充實文物史料,深入挖掘收集了大量具有珍貴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的重要檔案史料和文物,,包括中國首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高速攝影機、甲種分離膜等,,以及部分“兩彈一星”元勛的手稿和在重要歷史場合穿過的服裝,,“兩彈一星”研制過程中許多重要科研儀器設備的圖紙和模型等。
除了館內展陳,,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qū)內保留的“兩彈一星”舊址遺跡也被進一步發(fā)掘標識,、分類整理、建立臺賬,,讓舊址遺跡都有了“身份證”,。在紀念館建設過程中,,多位家屬向館方提供了包括郭永懷先生在青海核試驗基地工作時的著裝、錢三強先生參加中央高層會議時的著裝,、周光召先生的“兩彈一星”功勛證書及個人生活物品等在內的5000余份珍貴文物,。(記者齊芳、崔興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