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的黑金地
王曉
【楔子】
有些人,,有些事,,就像我們的胎記,無論怎樣兜兜轉轉,,無論怎樣物是人非,,卻總是如影隨形。這不為人知的胎記,飽含著鄉(xiāng)情鄉(xiāng)戀,,浸透著血脈親情,,貫穿著我的職業(yè)生涯,連著我的心,,扯著我的魂,,勾起了我生命中無數(shù)溫馨美好的記憶??司?、馬寺街、老礦,、一號井,、二號井……熟悉的場景過電影一樣在我眼前晃,那就是我夢中的黑金地啊,。我舅家在克井鎮(zhèn)克井村,,我三姨家在二號井,我小姨家在老礦,。1983年,,我家從思禮鎮(zhèn)澗北村遷到了克井村。相比于澗北來說,,我關于克井的記憶更鮮活,,而最具有現(xiàn)代化氣息,最有色彩的莫過于濟源煤礦,,以至于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回憶起那段青蔥歲月來,印象最深的還是濟源煤礦,。2023年,恰逢濟煤能源建礦70年,,我有幸再次踏進這片黑金地,。
【兒時碎念】
稍微有點年紀的濟源人都知道,老礦醫(yī)院,,老礦家屬院,,一號井的風井,煤礦的籃球隊,,二號井的大禮堂,,閆喜來的嗩吶……可以說,是濟源煤礦在我幼小的心靈上播下了一顆美好的種子,。在這里,,我吃過那個年代近乎奢侈的包子油條,看過似懂非懂的籃球賽和戲曲演出,聽過悠揚婉轉的嗩吶聲,,我見識了很多我在村子里不知道的人和事兒,,我才知道,原來人還可以這樣活,,還可以活得這樣好,,活得這樣有意思。
記得我在濟源煤礦職工大禮堂看的第一出戲,,是《貍貓換太子》,,和我一起看戲的,除了我母親和兩個姐姐,,還有我三姨一家,。我三姨在二號井工作,母親經(jīng)常帶我們來礦上洗澡,,礦上有演出的話,,就帶我們?nèi)タ础?,自然是好看的,,舞臺、燈光,、演員們身上的衣服,,頭上的裝飾,看起來都那樣的新鮮明亮,,給我灰撲撲的童年增添了五彩斑斕的光芒,。最神奇的莫過于閆家三兄妹的嗩吶絕技了,每次聽他們吹響器,,我都十分好奇,。那聲音是怎么傳出來的?為什么有高有低,能粗能細;有時候像男聲,,有時候像女聲;有時候像是哭,,有時候又在笑;聽他們吹嗩吶,能讓人傷心落淚,,又叫人莫名歡喜,,就說他吹的《百鳥朝鳳》吧,那是學什么像什么,,真是神了!
人常說:娘親舅大,。母親和我舅、我姨姊妹情深,,從小到大,,我在個人情感上,,和我舅我姨都很親很親,雖然,,我大舅和我三姨都已經(jīng)去世了,,但他們的音容笑貌仍歷歷在目,他們待我的好也沒齒難忘,。和很多人一樣,,我小時候老去舅家耍,常在姨家住,,直到現(xiàn)在,,我還能清晰地記起二號井和老礦家屬院的模樣,雖然現(xiàn)在想起來房子有些矮,,屋子有點窄,,窗戶有點暗,院子有點小,,但在那個年代,,已經(jīng)算是條件好的了。一號井還有個“風景”,,就在克井村西,,河溝里流出來的水清澈見底,周圍村子里的人都愛去那兒洗衣服,。主要是洗大件,,拆洗的被褥,換下來的床單,,棒槌聲,,笑語聲,河水聲,,綿綿不絕,。我當時年紀小,還不會洗衣漿衫,,跟著大人去主要是湊熱鬧,,和小伙伴們耍水。天藍瑩瑩的,,水清凌凌的,一號井圍墻內(nèi)的大煤堆像山一樣近在咫尺,,在太陽底下反射著黑黝黝的光芒,。這是山,還是煤?風景這兩個字到底怎么寫?母親說是風井,,怎么看不見井呢?稚嫩的我常常在心里揣測,。后來專門打電話問了在濟煤的同學,,才知道是“風井”,而不是“風景”,。村里說的風井指的其實是它的出水渠,,并不是礦上人的專業(yè)術語。
除了去風井洗衣裳得勁之外,,外村人還眼氣克井村人燒煤方便,。他們經(jīng)常酸溜溜地撇著嘴說:“你們還用買煤啊,拿笤帚疙瘩掃掃路旮旯,,就夠你打堆煤球了,。”那時候,,老礦醫(yī)院也很有名氣,。我的小姨父是外科醫(yī)生,早年在老礦醫(yī)院工作過,。老礦醫(yī)院就在馬寺街上,,我家往馬寺街去,走路頂多二十分鐘,。因為離克井村近,,后來我侄女、我外甥女都是在老礦醫(yī)院出生的,。母親說,,出院,還是拉著家里的平板車回去的,,此是后話,。兒時的我,打心眼里羨慕濟源煤礦吃“商品糧”的小孩子們,。他們可真美氣啊,,吃飯有食堂,洗澡有澡堂,,上學有子弟學校,,放學就能看唱戲聽嗩吶,課余時間還能打打球,、下下棋,、看看電影,這些都是農(nóng)村孩子想都不敢想的,。好在,,我兩個姨家都在煤礦,放假時,,沒少去姨家住,,這為我貧瘠枯燥的少年生活打開了一扇窗,。我三姨家里有很多書,扉頁上都寫著“李愚夫”三個字,。如今想來,,應該是我姨父為自己取的雅號。他是個愛讀書的人,。
【黑金華彩】
1994年,,我大學畢業(yè),來到濟源電廠軹城分廠工作,。軹城分廠人稱“南廠”,,也叫“新廠”。老電廠在火車站對面,,辦公區(qū)像個標準的四合院,,院中央有假山,有水池,,轉圓圈蓋的都是辦公樓,,前后左右樓道都通著,這頭能走到那頭,。電廠里的人都面容和善,,言語可親,讓我想起兒時記憶中溫暖的濟源煤礦,。這也難怪,,火電廠和煤礦,就像一奶同胞的親兄弟一樣骨肉相連,,互幫互襯,。從此,象征著光明和溫暖的濟源火電事業(yè)成了我終生熱愛和奮斗的地方,,也對濟源的煤電工業(yè)發(fā)展的來龍去脈也有了愈來愈深刻的了解,。
聽老師傅們講,濟源煤礦,、濟源電廠都是因“濟源五小工業(yè)”建設而生,。濟源煤礦1953年成立,是濟源第一家地方國有企業(yè);濟源電廠1958年籌建,,這在濟源工業(yè)發(fā)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為濟源工業(yè)發(fā)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保障,改善了濟源人的生活質量,。一路走來,,電廠和煤礦那是守望相助,唇齒相依,?!澳贻p人,你雖然是坐辦公室的,,沒事多往咱那煤場跑跑就知道了,。‘煤’可是咱火電廠的‘口糧’呢!”老師傅風趣地說,,邊說還念起了一首打油詩:“黑金閃閃亮,,發(fā)熱又發(fā)光;電波飛萬家,潤物細無聲,?!?/p>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慢慢知道,,煤,,也就是電廠人常說的燃料成本占發(fā)電成本的70%以上,“煤場儲備”對火電廠的經(jīng)營發(fā)展至關重要,。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對于火電廠的機組來說,,更是如此。一個是產(chǎn)煤的,,一個是發(fā)電的,,于是,濟源煤礦和濟源電廠就有了水乳交融的關系,。作為電廠人,,每次去廠里的煤場義務勞動,我心里對濟源煤礦的親近感就與日俱增,。這些深藏地下的寶藏是怎樣挖出來的?井下幾百米深處,,我的礦工兄弟們創(chuàng)造了什么樣的奇跡?在我眼里,最黑的煤和最光明的電息息相關,,這讓我想起了顧城著名的那句詩:“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p>
【見賢思齊】
進入21世紀,,濟源煤礦和濟源電廠都有了不同的際遇和挑戰(zhàn)。2002年3月,,濟源煤礦成功改制為“河南省濟源煤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濟煤的歷史也從此改“國營”為“民營”,這更考驗企業(yè)的市場競爭和抵御風險能力,。在嚴峻的市場面前,,機制創(chuàng)新,、管理創(chuàng)新、技術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濟源煤業(yè)面臨著新的考驗。令人欽佩的是,,濟源煤業(yè)有個舉重若輕,、大道至簡的領頭人。他,,力排眾議,,科技興礦上綜采;他,敢于開拓,,挺進西部譜新篇;他,,善打硬仗,迎難而上勇者勝;他,,運籌帷幄,,站立潮頭唱大風。他,,創(chuàng)造了“濟煤速度”,,造就了“濟煤奇跡”。他不是傳說中的“神話”,,他是新時代的“愚公”,,東擴西進南征,從黃河岸邊到玉川腹地,,從北部邊陲到天山戈壁,,從陜北老區(qū)到西南貴州,整合資源,,企業(yè)規(guī)模由小變大,,經(jīng)營結構從單一到多元……在鮮花和榮譽面前,他保持著智者一如既往的冷靜和清醒,,他深知:所有過往,,皆為序章。只有從零開始,,再次創(chuàng)業(yè),,濟煤才可能可持續(xù)高質量科學發(fā)展,成為“最安全,、最文明,、最和諧、最幸福,最讓世人放心,、最令人向往的濟源第一家百年企業(yè)”,。為了這個目標,他一直在努力,?!耙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正如歌詞中所唱,他以獨特的人格魅力和企業(yè)文化吸引著,,穩(wěn)固著,,凝聚著社會各界力量以及產(chǎn)業(yè)戰(zhàn)略伙伴。每天都要“吃”煤的濟源本土火電廠當然首當其沖,。
無獨有偶,,2003年,為加快濟源電力企業(yè)發(fā)展速度,,國電豫源發(fā)電有限責任公司(后更名為國能濟源熱電有限公司)成立,,屬國家第二批重點技術改造“雙高一優(yōu)”項目,是國家能源集團在河南投資建設的第一個熱電聯(lián)產(chǎn)項目,。2004年初,,我服從組織調動來到國電豫源工作,親眼見證了濟煤與國電(下文簡稱國能濟源公司)的魚水情深,。
危難時刻,,是誰伸出援手,鼎力相助?緊要關頭,,是誰風雨同舟,,不離不棄?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濟源煤業(yè)和國能濟源公司同根同源,,血脈相連,,都起步于濟源“五小工業(yè)”,一路攜手同行,,其間有多少感人至深的故事,,就有多少淚眼蒙眬的過往。近些年,,煤炭市場緊俏,,國能濟源公司作為濟源示范區(qū)重要熱源廠,煤炭供應尤其困難,。都說,,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蓾疵簶I(yè),,做到了,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以誠為本,、恪守信用”的企業(yè)典范,,強有力地支持了國能濟源公司保供暖、保發(fā)電,,確保能源安全的社會責任,。“誠信”,,是一個企業(yè)長盛不衰的金字招牌,,它不僅僅寫在錦旗上,更刻在人們心上,。讓人們只要想起濟源煤業(yè),,就會想起她的企業(yè)理念和企業(yè)文化,就會想起一個成語——“見賢思齊”,。身不能至,,心向往之,涌動的情愫如潮汐般起起落落,,千言萬語凝成了一句話:濟源煤業(yè),,好樣的!
【未來已來】
2023年4月,我參加濟源煤業(yè)組織“回眸七十年,,奮進新征程”采風活動,。走進“清華門”,邁步熟悉而又陌生的二號井,,我尋找著童年的記憶,,又驚訝于現(xiàn)代化企業(yè)的滄桑巨變。兒時看戲的職工大劇場仍在原地等著我,,自主辦校的濟煤大學,、吐露芳華的文化廣場,堪稱文化殿堂的圖書館,,都讓我觀之不足,,流連忘返。濟煤啊,,我兒時的樂土,,這些年我錯過了您多少個蝶變重生的精彩瞬間。我像個多年漂泊在外的游子一樣,,貪婪地吮吸著濟煤的花香,,深情地呼喚著腳下這片多情的黑金地,。我恨不得能坐上“猴車”,直達井下幾百米深處,,我想看看巷道有多寬,,我想看看割煤機怎樣轉,我想看看煤怎樣落在溜子上,,我更想見見作業(yè)面挖掘黑金的一線礦工,,我要親自體驗他們的生活,最不濟也要現(xiàn)場采訪他們……遺憾的是,,按照井下安全作業(yè)規(guī)則,,我不能下井。幸運的是,,我在井口見到了幾位剛從井下上來的礦工兄弟,。他們的臉的確黑得“胡眉花臉”,可他們笑起來很好看,,牙齒那樣白,眼睛亮晶晶的,,像天上的星,,更像煤里的金。
采訪結束,,回家后在翻閱資料,,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于我而言,萬分重大的發(fā)現(xiàn),。據(jù)資料記載;為響應西部大開發(fā)號召,,濟源煤業(yè)2004年就率先進入西部省份。首先成立吐魯番金馬能源有限公司,,又在新疆投資組建鑫源化工電石廠;2007年,,在青海格爾木組建豫源公司,投資上億元興建8萬噸鉛冶煉項目……
看到這兒,,淚水打濕了我的衣襟,。西部,青海,,格爾木,,曾經(jīng)是我的父親奮斗過的地方。父親,,是個不事張揚的人,。記得那年,我只恍惚聽母親說起過,,父親被濟源煤礦聘請去青海了,。父親不喜炫耀,凡是他不主動說的,我們都不敢問他,。因此家里人從來不知道,,父親在青海格爾木參與組建的竟然也叫“豫源”公司,這該是多大的緣分啊,。難道,,都是在冥冥中早已注定?我沒去過青海,搜了百度,,說,,那兒生活條件艱苦,會有高原反應,。想起父親的堅強,,我又落淚了。不過,,這淚水中有三分心疼,,七分自豪。父親啊,,以我對您的了解,,當年您在西部,一定是面帶微笑的,。我始終記得你對我說的話:“不要嘩眾取寵,,要腳踏實地?!毕嘈盼?,一定會沿著您的足跡,一路走下去,,走下去,。因為我知道,未來已來,,萬事可期,,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七十年,,正青春,初心如磐,,揚帆起航,。下一個十年,濟煤又將創(chuàng)造什么樣的奇跡?毫無疑問,,濟煤將會迎來一個又一個的十年,,而我又將收獲多少感動和驚喜?掩卷而思,,汪國真的《感謝》涌上心頭:“讓我怎樣感謝你,當我走向你的時候,,我原想收獲一縷春風,,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謹以此句,獻給我心中的濟源煤業(yè),,獻給七十年來不懈追夢的濟煤人,,獻給我夢中那片多情的黑金地。
作者簡介:王曉,,供職于國能濟源熱電有限公司,。河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濟源市作家協(xié)會理事,,出版有散文集《親親,,我的土地》。
9月9日,,濟源示范區(qū)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主題教育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央,、全省主題教育第一批總結暨第二批部署會議精神,安排部署濟源主題教育工作,。
2023-09-119月8日,,示范區(qū)管委會主任、市長張宏義在行政區(qū)會見來濟考察的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jīng)理張剛一行,,雙方就深化合作、共促發(fā)展進行了溝通交流,。
2023-09-099月11日,,市政協(xié)黨組書記、主席譚江主持召開市政協(xié)黨組(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央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第一批總結暨第二批部署會議精神,,全省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第一批總結暨第二批部署會議精神,示范區(qū)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審議市政協(xié)主題教育工作方案,。
2023-09-12經(jīng)濟興,,金融興;經(jīng)濟強,金融強;金融活,,經(jīng)濟活;金融穩(wěn),,經(jīng)濟穩(wěn)。近年,,示范區(qū)以服務實體經(jīng)濟為著力點,,出臺系列金融支持政策,建立“白名單+線上+線下+現(xiàn)場+平臺”等“五項機制”,,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做強金融服務,做優(yōu)金融平臺,,提升金融質量,,加快推進“金融活市”,實現(xiàn)金融經(jīng)濟“血脈暢通”,、高質量發(fā)展“強筋壯體”,。
2023-09-12“獲得河南省文明家庭這個榮譽稱號,我非常高興,,非常激動,。良好的家風家訓伴隨我的成長。在家庭生活中,,我從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關心家庭的每一個成員,。以后我要把這種良好的家風傳承下去,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人,,讓我們的社會更和諧更美好,。”9月9日,,沁園街道世紀苑社區(qū)居民原靜平激動地說,。
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