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安全教育日 各地用多種形式普及安全知識
關注濟源網微信
今天(27日)是第28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各地學校采取多種形式聯(lián)動做好相關教育工作,。
各地開展多種形式主題教育活動
在河北邯鄲,,由河北省地震局等部門組織的一場體驗式安全教育課在邯山區(qū)美的小學開展。同學們帶上VR眼鏡后,,可以體驗模擬的突發(fā)地震,,并在演練系統(tǒng)語音的指導下,躲避障礙物和危險區(qū)域,,迅速疏散到安全區(qū)域,。
學生 栗子優(yōu):只要我們掌握科學避險方法,熟悉疏散通道,,我們在地震真正來臨時才不會慌張害怕,,要做到沉著冷靜快速應對。
河北省地震局信息中心主任 李永慶:通過采取“五個一”的行動,,就是組織一場演練,、組織一次班會、捐贈一批圖書,、開展一些講座,、培養(yǎng)一名傳播師,來提高我們全民的,,特別是中小學生的地震科學素養(yǎng)和提高他們防震減災的避險能力,。
各地開展校園消防安全主題教育活動
這是安徽滁州某小學模擬火災真實場景開展的一場應急疏散逃生避險演習,學生在消防員和老師的指引下沿著樓梯緊急轉移至學校操場上的安全區(qū)域。
學生 白子彥:如果真的遇到了火災和地震,,我們應該要沉著冷靜,,要聽從老師的指揮,有序地從教室跑到操場,。
在湖北十堰,、新疆阿克蘇、山東濱州等地,,消防員來到學生們身邊,,科普演示遇到落水、地震,、高層建筑起火等情況如何正確逃生自救,。為增強學生防災避險能力,消防部門還利用疏散逃生體驗屋,,對孩子們進行逃生自救訓練,。北京、廣東,、吉林等地的消防部門將消防車開到操場上,,向學生們講解防火和逃生常識。在實際的滅火體驗中,,增強學生們的安全防范意識和防災避險能力,。
普及應急救護技能 提升學生自救互救能力
在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鵲落小學,一場“紅氣球校園挑戰(zhàn)賽”將趣味運動會和急救知識答題與實際操作相結合,。操場上,,同學們在緊張有趣的比賽中不僅得到了運動鍛煉,還在紅十字會專業(yè)救護人員的指導下,,體驗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復蘇以及AED(自動體外除顫儀)的使用方法,學習創(chuàng)傷包扎等急救知識和技能,。
昭通市魯甸縣鵲落小學老師 馬永湘: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不僅學到了很多急救技能,更重要的是增強了孩子們的校園安全意識以及他們的自救互救的能力,。
為加強校園衛(wèi)生健康管理與安全保障,,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在云南昭通11個縣(市、區(qū))中小學校援建的12所博愛校醫(yī)室正式交付使用,。校醫(yī)室配備了AED(自動體外除顫儀),、心肺復蘇術模擬人等急救設備和培訓教具,并有專職校醫(yī)負責校園內學生日常照護,。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副秘書長 郭陽:讓邊遠地區(qū)的孩子們在發(fā)生緊急情況和簡單病痛的時候,,能夠獲得校醫(yī)第一時間的幫助和救助,,普及應急救護基本知識,構建邊遠地區(qū)中小學的安全和健康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