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鐵火到歐洲,!開通一周年,,改變了什么,?
關(guān)注濟源網(wǎng)微信
2022年3月19日,匈塞鐵路塞爾維亞境內(nèi)貝爾格萊德至諾維薩德段(下稱貝諾段)開通運營,,標志著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共建“一帶一路”重點項目匈塞鐵路取得重大進展,。自此,塞爾維亞正式跨入高鐵國家行列,,巴爾干地區(qū)開啟高速鐵路新時代,。
時隔一周年,這條鐵路給沿線民眾生活帶來了哪些改變,?中國高鐵“走出去”取得了哪些新成績,?國是直通車用幾個數(shù)字告訴你答案。
從40到200,!塞爾維亞開啟高鐵時代
看著時速200公里的高鐵飛馳而過,,誰能想到,過去的匈塞鐵路平均運行時速僅約40公里,。
原來,,匈塞鐵路始建于19世紀末,連接著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和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由于年久失修,、線路設備嚴重老化,平均運行時速只有約40公里,。
老舊的匈塞鐵路嚴重制約了塞爾維亞和匈牙利經(jīng)濟發(fā)展,。2013年,中國,、匈牙利和塞爾維亞三國宣布合作改造升級匈塞鐵路,,以改善中東歐國家基礎設施,,促進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經(jīng)濟合作。
改造升級后的匈塞鐵路為客貨共線雙線電氣化鐵路,,其中塞爾維亞境內(nèi)區(qū)段設計最高時速200公里,,由中國鐵路國際有限公司和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聯(lián)營體承建。一年前,,匈塞鐵路貝諾段成功改造并安全運營,,最高運行時速達200公里,塞爾維亞從此跨入高鐵國家行列,,當?shù)孛癖娨步K于圓了長久以來的“高鐵夢”,。
數(shù)據(jù)顯示,匈塞鐵路貝諾段開通運營以來,,每天開行動車組列車50多列,,日均發(fā)送旅客超過8200人次,最高日發(fā)送旅客14400人次,,一年來累計運送旅客超過293萬人次,。
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對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說,貝諾段的開通極大便利了沿線民眾出行,,加快了貨物運輸效率,,對增強當?shù)鼗A設施運營能力,促進塞爾維亞經(jīng)濟發(fā)展以及中東歐基礎設施互聯(lián)互通都起到重要作用,。
從90到30,!列車見證“雙城生活”
諾維薩德是塞爾維亞第二大城市,藍色多瑙河穿城而過,,歷史悠久,,文化多樣,被稱為“塞爾維亞的雅典”,。
以前從貝爾格萊德到諾維薩德乘坐出租車或普速火車,,時間長、路況差,。匈塞鐵路貝諾段開通后,,兩地列車運行時間由原來的90分鐘以上壓縮至30分鐘左右,時空距離大幅壓縮,。憑借著高鐵帶來的便利,,當?shù)芈糜谓?jīng)濟“火”起來了,文化交流也更加暢通了,,更多人愿意到諾維薩德這座歷史文化名城走一走,、看一看。
與此同時,當?shù)孛癖姷纳罘绞揭睬那陌l(fā)生改變,。由于列車速度快,、班次多,很多人從此過上了在一座城市居住,、去另外一座城市工作或?qū)W習的“雙城生活”,。匈塞鐵路塞爾維亞段項目工程師佐蘭(Zoran Petronijevi?)便是其中的一位,。
佐蘭家住澤蒙,。過去,他乘火車從澤蒙到貝爾格萊德要20分鐘,,到諾維薩德要100分鐘,,貝諾段開通后分別只需要9分鐘、45分鐘,。如今,,他每天乘坐火車往返于澤蒙和諾維薩德之間,感受著貝諾段鐵路開通帶來的極大便利,。
“現(xiàn)在比過去節(jié)省了近1個小時,,我白天坐火車到諾維薩德工作,晚上就可以坐火車回家陪伴家人,?!弊籼m說,。
占比超54%,!中國鐵路技術(shù)裝備“挺進”歐洲
匈塞鐵路是中國鐵路技術(shù)裝備與歐盟鐵路互聯(lián)互通技術(shù)規(guī)范對接的首個項目,也是中國高鐵走進歐洲的第一單,。
“隨著匈塞鐵路貝諾段的建成開通,,以中國自主知識產(chǎn)權(quán)的高鐵列車運行控制系統(tǒng)為代表的中國鐵路技術(shù)裝備在歐洲得到廣泛應用?!毙偃F路塞爾維亞段項目通信信號負責人劉剛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說,。
據(jù)介紹,在匈塞鐵路貝諾段建設過程中,,包括牽引變壓器,、無線閉塞中心、調(diào)度集中系統(tǒng)(CTC),、應答器等一大批中國鐵路的先進技術(shù)和裝備得到批量應用,,中國元素占比超過54%。
劉剛繼續(xù)說,,一年來,,匈塞鐵路貝諾段安全高效運營的實踐充分證明,擁有“中國血統(tǒng)”的接觸網(wǎng)、通信信號,、列控系統(tǒng)等技術(shù)和裝備,,經(jīng)受住了復雜運行環(huán)境的考驗。中國方案與歐洲標準的有效融合,,向世界展示了中國鐵路智慧的海外適應性,。
匈塞鐵路塞爾維亞段項目副總工程師楊冠嶺對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說,作為一條重要的國際線路,,匈塞鐵路為共建“一帶一路”添上了嶄新一筆,。以此為縮影,隨著中國鐵路“走出去”,,四通八達,、縱橫交錯的交通線、高鐵網(wǎng),,不僅讓各國之間的合作更加密切,,也為世界經(jīng)濟復蘇帶來更多信心和力量。(文/劉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