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中國兄弟!”
關(guān)注濟源網(wǎng)微信
新華社巴基斯坦伯丁10月1日電 “感謝中國兄弟,!”這是新華社記者9月29日在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伯丁地區(qū)馬德利鎮(zhèn)采訪時聽到最多的話語,。
這里是一處洪災受災民眾臨時營地,,95頂藍色帳篷排成6排,,帳篷門旁貼著的五星紅旗表明,,這些帳篷都是中國援助的。
據(jù)巴國家災害管理局9月29日公布的數(shù)據(jù),,6月中旬以來,,強降雨在巴引發(fā)的各類災害已造成1678人死亡,超過3304萬人受災,,逾200萬間房屋被毀,大量受災民眾流離失所,。
9月27日,,在巴基斯坦信德省,受洪災影響的民眾聚集在岸邊,。新華社發(fā)
災情發(fā)生后,,中國政府馳援巴基斯坦人民,,通過各種方式分批運來巴方急需的帳篷、糧食等各類救災物資,。馬德利帳篷營地就是分布在全巴各災區(qū)用中國援助帳篷搭建的受災民眾臨時營地之一,。
這張9月29日的航拍照片顯示的是,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伯丁地區(qū)馬德利鎮(zhèn)一處用中國援助帳篷搭建的受災民眾臨時營地,。新華社記者蔣超攝
馬德利鎮(zhèn)助理專員努爾·艾哈邁德告訴新華社記者,,這處營地臨時安置近百戶共581名受災民眾,其中包括379名兒童,,用中國援助帳篷搭建的臨時營地,,在馬德利所在的伯丁地區(qū)還有很多。
“當前多地洪水尚未退去,,大量蚊蠅滋生導致登革熱等疫病肆虐,。”艾哈邁德說,,“中國援助的帳篷質(zhì)量過硬,,設計精巧,兼具了防雨,、通風,、夜間保暖以及防蚊蠅的功能,配合中國援助的防水氈布鋪在地上,,可以使受災民眾盡可能遠離疫病困擾,。”
這是9月29日在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伯丁地區(qū)馬德利鎮(zhèn)拍攝的當?shù)貎和?,他們生活在用中國援助帳篷搭建的受災民眾臨時營地里,。新華社記者唐斌輝攝
35歲的受災農(nóng)民希羅帶著妻兒老小一家8口剛剛搬進營地里生活。在搬進營地前,,3歲的小女兒拉莉被蚊蠅叮咬,,皮膚上滿是瘡疤。現(xiàn)在住進中國援助的帳篷里,,小拉莉終于能睡個好覺了,。希羅說:“中國帳篷堅固牢靠,住在里面感覺很好,!”
當?shù)卣€用中國帳篷在營地里搭建起臨時醫(yī)療服務站,。在寬敞的帳篷里,巴基斯坦軍醫(yī)為營地民眾免費問診治療,,發(fā)放藥品,。在醫(yī)療服務站旁,用中國帳篷搭建起的臨時學校里傳出瑯瑯讀書聲,,前來支教的公立學校教師在嶄新的教學白板上寫教學內(nèi)容,,逾百名營地兒童坐在鋪有防水氈布的地上認真地學習著,。
9月29日,在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伯丁地區(qū)馬德利鎮(zhèn)一處用中國援助帳篷搭建的受災民眾臨時營地里,,義務支教的青年老師給當?shù)貎和险n,。新華社發(fā)(里茲萬·阿里攝)
“正因為中國帳篷搭起來了,我們才得以在這里建起臨時課堂,?!苯處熌潞蹦抡f,“盡管條件艱苦,,但孩子們學習熱情很高,,我們也要盡可能為孩子們提供學習機會?!?/p>
采訪當天,,當?shù)毓娲壬平M織負責人布哈里來到帳篷營學校,把書包,、課本和新鞋子分發(fā)給孩子們,。“上世紀70年代,,我的父親就到訪過中國,,對中國有很深的感情?!辈脊锔嬖V記者,,看到災區(qū)孩子們在中國援助的帳篷里學習,他也要為災區(qū)的下一代出一分力,。
9月29日,,在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伯丁地區(qū)馬德利鎮(zhèn)一處用中國援助帳篷搭建的受災民眾臨時營地里,當?shù)毓娲壬平M織負責人布哈里(右三)向臨時學校里的兒童捐贈新鞋子,。新華社記者唐斌輝攝
艾哈邁德說:“中國總是在巴基斯坦最危難的時候率先伸出援手,。我要代表當?shù)厝嗣窀兄x中國政府和人民!”
采訪結(jié)束時,,營地里的民眾紛紛前來和記者告別,。人們不斷地說著樸素的話語:“感謝中國兄弟!祝福你們,!”((記者蔣超 唐斌輝 報道員:塔里克,、阿里;剪輯:孫碩;編輯:馬曉燕、魯豫,、賈金明,、王雅楠、唐迎、商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