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記憶中溫暖的年
關(guān)注濟源網(wǎng)微信
年,,是食物的香味,,是滿目的紅色,是長輩忙碌的身影,,是一家人團圓的歡笑的日子,,是永恒而悠遠的記憶。
今天讓我們走進不同年齡層的“大年記憶”,,分享不同年代人眼中的春節(jié)真意,。
50后記憶——我寫春聯(lián)我快樂
張興武
一轉(zhuǎn)眼春節(jié)就要到了,鄉(xiāng)親們忙碌了一年也該歇歇了,。人們開始置辦年貨,、趕年集……好不熱鬧。
我與春聯(lián)的緣分,,緣于小時候父親對我第一次寫春聯(lián)的鼓勵,。1963年快過年時,我們照常去請張家叔叔來寫春聯(lián),,但人家有事來不了,。于是我毛遂自薦,寫了一副“立下愚公移山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的春聯(lián),。寫完之后,父親向我投來了贊許的目光,,說:“好好練,,今后家里的春聯(lián)就由你來寫!”
就因為父親那句鼓勵的話,,我一直寫到現(xiàn)在。即使盛行印刷體春聯(lián)的今天,,我家從沒有貼過一副印刷體春聯(lián),,都是我“龍飛鳳舞”的“張體”字,而且每年有很多人上門欣賞我寫的春聯(lián),。
我喜歡寫春聯(lián),,因為我喜歡書法,楷,、草,、隸、篆……各種“菜”都敢擺上桌,。我的書法作品屢屢在省市書法比賽上獲獎,,甚至入選全國書法大賽,。去年夏天我參加書法比賽還得了三等獎。
20世紀(jì)八九十年代,,我每年或在村里,,或進城擺攤寫春聯(lián)。一是為了賺些零花錢,,二是為了給自己找個樂趣,。那時候,從臘月二十三開始,,我晚上下班后寫到半夜,,白天讓家人擺攤賣。廠里放假后,,我就在攤上現(xiàn)寫現(xiàn)賣,。生意火爆時,還讓兒女們來幫忙,。一天下來,,雖然很累,但心里很美,。
這些年,,受印刷體春聯(lián)的沖擊,我再也沒有擺攤寫春聯(lián)了,。雖然不賣春聯(lián)了,,但每年春節(jié)我仍不忘初心,堅持自己買紙墨,,為鄉(xiāng)親們免費送福寫春聯(lián),,誰叫自己是共產(chǎn)黨員呢。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寫春聯(lián)我快樂,。
60后記憶——年夜飯
李翠蘭
除夕之夜,無論相隔多遠,,工作有多忙,,人們總希望回家吃一頓團團圓圓的年夜飯。俗話說得好:“打一千,,罵一萬,,三十兒晚上吃頓飯?!?/p>
兒時的年夜飯是餃子,,一鍋滾燙的水,煮沸一年的親情,薄薄的皮,,包著父母的盼,。年在喜慶的包裹里,滿滿的幸福在餃子里,。過去,,一般條件好的家庭過年吃蘿卜豬肉餡,稍差一些的吃蘿卜雞蛋餡,、蘿卜豆腐餡或葷油炒蘿卜餡,。我記得有一年除夕,除了餃子,,媽媽給我們加了4個菜:涼拌蘿卜絲,,腌蘿卜,醋溜白菜幫,,還有一碟自家腌的酸菜,。等待餃子出鍋時,媽媽端來一碗熱氣騰騰的酸湯,,我高興地說:“四菜一湯,,真豐盛!”吃完年夜飯,,孩子們忙著走東家串西家,,撿沒有燃放的鞭炮,大人們圍著火盆說說一年的變化,,談?wù)剚砟甑拇蛩?,嘮嘮心中的夢想……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時代的進步,,年夜飯越來越豐富,。雞鴨魚肉色香味美,巴旦木,、夏威夷果,、甜杏仁、開心果,、松子等干果應(yīng)有盡有,,西瓜、香梨,、葡萄等水果齊全。
結(jié)婚以前,,家里的年夜飯是媽媽,、姐姐操辦的,我負(fù)責(zé)跑腿,。結(jié)婚以后,,我家的年夜飯都是公爹列出菜單,,大家審核。我和小姑子一起做年夜飯,。飯做好后一家人圍在一起一邊吃飯,,一邊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不論什么時候,,年夜飯的“霸主”——餃子是不可缺少的,。
2005年,公爹改變了吃年夜飯的方式,。年三十兒的上午,,一家人坐在一起談天說地,中午就去飯店就餐,,雖然花點兒錢,,卻少了做飯的辛苦。
2019年,,我去飯店訂位,,跑了幾家都被告知一個月前已經(jīng)訂滿了。我就盤算:買點半成品,,回家自己加工,,既能找到做年夜飯的樂趣,也不至于太累,,還能吃到“原汁原味”年夜飯,。
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吃年夜飯的方式也不斷變化,,有外出就餐的、有叫外賣的,、還有上門做菜的,。不管怎樣變化,體現(xiàn)在中國人年夜飯餐桌上的親情是不變的,。
70后記憶——壓歲錢
曹玲
“爸,,祝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媽,,祝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每年的大年初一,,在老家溫馨的廂房里,在墨跡飄香的二十四孝圖前,在給祖宗們?nèi)蚓胚抵?,老公作為家里的老大,,首先給公公婆婆叩頭請安。
“好,,好,。”70多歲的老人坐在桌子兩旁的太師椅上笑得合不攏嘴,,手里拿著的紅包卻紋絲不動,。
“恭喜發(fā)財,紅包拿來,!”老公再次深深鞠躬,,外加豐富的表情,逗得全家人笑得東倒西歪……
“呵呵,,紅包,,紅包呢?”公公扭頭問婆婆,,婆婆扭頭看公公,,各自攥著手里的紅包不放松。
“我和你媽尋思,,今年紅包翻倍,。三畝白菜制種,遠銷海內(nèi)外,;兩畝西紅柿,,大紅燈籠人人愛;五頭小黃牛,,健壯又生崽,;退休工資連年漲,綠色食品保健康,;幸福生活哪里來,,新農(nóng)村建設(shè)實在嗨;明年我才七十六,,繼續(xù)紅紅火火干起來,。”說到得意之處,,公公又從口袋里掏出一個紅包,。“春節(jié)吃餃子,,辭舊迎新時,。每個人三言兩語總結(jié)過去展望未來,,成就越大,紅包越多,,不搞平均主義,只看個人成績……”
這是我們結(jié)婚20年的老傳統(tǒng),,在給老人磕頭,、送去祝福之后,嘻嘻哈哈領(lǐng)紅包,,點點滴滴話生活,。小叔子結(jié)婚后,磕頭的隊伍逐漸壯大,,公公婆婆的壓歲錢也逐年“加碼”,。變化的是年齡和數(shù)字,不變的是溫暖和親情,。碼字的間隙,,我在悄悄期待今年的壓歲錢、明年的壓歲錢,、后年的壓歲錢,。壓歲錢、壓歲錢,,預(yù)示老人平平安安,,全家團團圓圓……
80后記憶——年味
呂爭光
一場瑞雪,飄飄灑灑從天而降,?!皷|風(fēng)吹雪逐年新,洗盡街頭萬馬塵,?!蹦莻€站在父親面前搖頭讀詩的孩童,此刻穿越漫天風(fēng)雪,,蹚過似水流年,,來到我的面前。父親正弓腰伏案,,全神貫注地寫著滿是吉祥如意的對聯(lián),。
每當(dāng)此時,我便停了念書,,站到幾案旁專心看父親寫字,。只見他氣定神閑,手腕輕捻,,或徐或疾中,,一個個金色大字便躍然紙上,。“五福臨門”“萬象更新”“五谷豐登”……這些詞語我從小便耳熟能詳,。每當(dāng)父親寫完一副,,我便大聲讀出來,這時父親總會抬起頭,,微笑地看著我,,滿眼贊許中也流露出耕讀傳家的欣慰。鐵爐中炭火正旺,,爐火上“咕嘟咕嘟”煮著紅豆,,甜甜的味道伴隨著氤氳的水汽,,彌漫在小屋的每一個角落,。母親系著紅色圍裙在和面,。她也愛聽我讀詩、讀春聯(lián),。聽我讀得好,,就慢下手中和面的動作,扭頭問我詩句的意思,,滿眼憐愛,,滿臉幸福。
我等著父親寫完對聯(lián),,等著母親蒸好紅豆餡饃,。天色漸暗,年夜飯做好了,,我們圍坐在一起邊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邊吃年夜飯,。
記憶中的熱鬧鼎沸逐漸湮沒在眼前的茫茫白雪中,我若有所失地佇立窗前,,突然兒子推門進來大喊:“爸爸,,好多人堆雪人啊,我要去打雪仗,!”我立即來了精神,,腦海中的少年和眼前這個虎虎可愛的孩童交叉重疊,合為一人,?!白撸覀兌褌€最高最大的雪人,,迎接虎年新年,!”
90后記憶——趕會
史偉娜
在我的童年記憶里,趕會是春節(jié)前的最后一場狂歡,,是一年一度的重頭大戲,。
在我生活的村莊,,農(nóng)歷逢“八”就可以趕一場會。臘月二十八是春節(jié)前的最后一場“會”,,對很多人來說,,是萬萬不能錯過的,人們像是奔赴一場儀式,,滿懷期待地開始準(zhǔn)備著,。首先說攤販們,有的提前一天,,有的在趕會當(dāng)天天不亮?xí)r就來到集市,早早地在顯眼處寫上“占”字,,旁邊再擺上一兩張小板凳,,以此宣誓“主權(quán)”。趕會的人也會早早謀劃,,爭取在最后一場“會”上,,將年貨備齊。在我家,,就連平時從不參與家務(wù)勞動的父親,,也會在臘月二十八那天,到會場上買幾條魚,、挑幾副對聯(lián),、稱幾斤瓜子……這個舉動在我看來,“儀式感”滿滿,。
臘月二十八那天,,清晨的陽光剛灑在地上,會場便“活”了起來,。馬路旁的攤位密密麻麻,,沿街望去,就像是望不到頭的長龍,,生鮮水果,、雜糧干貨、服裝鞋帽等商品令人眼花繚亂,。平時冷清的街道,,變成了讓人流連忘返的世界,討價還價聲,、商販叫賣聲,、小孩歡笑聲不絕于耳,實力詮釋了什么叫人間煙火氣,。
小時候,,會場在我眼里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充滿寶物的口袋,,每個去趕會的人都是去尋寶的人。我尋到的“寶物”便是一碗肉丸,。在逼仄的角落里,,老板給我端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肉丸,可口的肉丸,,熱氣騰騰的湯,,漂浮的芫荽,至今令我回味無窮,。
長大后,,我就再沒趕過會了。上了大學(xué)后,,自以為把握了“繁華”,,不再被會場上的“樸實”所吸引,童年的驚奇變成了平淡,,摩登變成了土味,。
可能城市化的推進,會把一些傳統(tǒng)而古老的東西推向邊緣,,再加上疫情防控,,兩年前,“會”在我的家鄉(xiāng)突然消失了,。到邵原工作后,,我在那里趕過一次會,據(jù)同事說,,那個“會”曾經(jīng)也吸引了十里八鄉(xiāng)的人,。但我在會場上,只看到稀松的攤位和人流,,來趕會的多是一些老人,。
為什么年味越來越淡了呢?是因為我長大了嗎,?我想到很多年前,,趕會的前一天晚上,自己激動得睡不著覺,,也許,,在物資匱乏的年代,懷著期待本就是年味的一部分,,而現(xiàn)在的我們卻少了那一份期待,。
00后記憶——暖年
衛(wèi)雨桐
紫皮小蒜從臘八就開始泡了,跟白米醋泡在大玻璃罐子里,,放在閣樓上的雕花老衣柜旁邊,。罐子里的醋一天天變成越來越深的黃褐色,,蒜也一點點綠起來。
窗花是大年初一前一周開始剪的,。母親閑下來時就坐在茶臺旁,,用小裁刀一下一下刻透白色的底稿,刻出了紅色的窗花,。迎春花在窗邊開成一團像黃色的霧,,如溫暖的夢?;ǘ湎旅?,老枝如虬,那是外公花了好多年修剪的盆景,。剪好的窗花貼在一朵朵黃色的“小喇叭”后面,,年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對聯(lián)再過幾天也要貼了,。紅色的宣紙上印著金色的祥云盤龍,飽滿的濃墨轉(zhuǎn)折出灑脫剛勁的筆畫,。年三十兒晚上,,小巧的餃子在霧氣氤氳的面湯里上下翻滾著,泡好的臘八蒜呈現(xiàn)出翠色,,躺在花瓷小碟里一動不動,。廚房的窗戶被水汽熏得一片模糊,貼在玻璃上的窗花從邊緣開始被打濕,。母親說,,這時候,年味兒就出來了,。
姥姥家路旁有兩排昏黃的路燈,,抬頭看去,圓錐形的光里飄著細(xì)碎的雪花,,落得密集,,使人睜不開眼。堆積在樹上的雪很松軟,,看著毛茸茸的,,卻還有些扎手。凍得厲害就跑幾步,,竄進姥姥家,。剛開門進去,就有人遞過來暖烘烘的烤紅薯和小橘子,,吃起來都是沉積在心里的甜,。
過年就應(yīng)該吃火鍋呀,。外面下著大雪,屋里一張桌子上放著“咕嘟咕嘟”冒泡的火鍋,,霧氣一直升到天花板,,被燈光照得清晰可見。一大家子人多,,桌子旁邊有的坐,、有的站,一邊吃一邊插科打諢,,不時一陣哄笑,。吃完飯已經(jīng)是深夜,雪無聲無息地把地面都鋪滿了,。年輕一輩都竄進雪地里,,嬉笑著打雪仗堆雪人。老一輩站在堆滿雪的屋檐下,,笑吟吟地看著,。
一切都是嶄新喜慶又平凡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