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村最好的房子是學?!?/p>
關(guān)注濟源網(wǎng)微信
孟利祥上任前,村里的老支書特地交代:咱們村里不能沒學校,,無論什么時候都要把教育搞好。
在五龍口鎮(zhèn)東逯寨村,,這是不能丟的傳統(tǒng),。近3年,村里連續(xù)投資40余萬元修繕小學,。整體改造南綜合樓,、更換老舊的木頭門窗、在后窗加固防護欄,、對教學樓外墻進行真石漆粉刷……學校面貌一年一個樣,。
“學校有舞蹈室,老師還用電腦上課,。孩子們到操場上打球,、跑步,既鍛煉身體又安全,?!币淮迕裾f,學校還有午餐,,家長負擔也減輕了,。
村集體收入比較低,每年賬上不到20萬元,,為啥堅持給學校投資,?
“手頭確實不寬裕,但辦教育,,必須擠一擠,。”東逯寨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孟利祥認真地說,,孩子們有出息了,,未來村里才會發(fā)展得更好。
東逯寨村位于濟源最東北,,緊靠太行山,。21世紀初,全國開始“撤點并校”,。本來已經(jīng)被列入撤點并校序列的東逯寨小學,,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得以保留。
“當時,,我們努力爭取,,修繕整理校舍,鼓勵家長讓孩子在本村上學,?!蓖诵萁處熽碎L波回憶,當時全村人集資1萬元購買了衛(wèi)星遠程教育系統(tǒng),,進一步完善教學設施,。
原來校舍老化,墻體變形,,門窗破損……安全問題讓人擔心,。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村里不少人外出打工,,許多學齡兒童被帶到城市,。
晁長波說,學校保留下來了,,大家一致的想法就是改造校舍,,讓教師安心教書,提高學生成績,,讓生源越來越多,。
近年,村里不斷對學校投資,,完善硬件設施:新教室寬敞明亮,;學生宿舍一人一床,溫馨舒適,;教師住進了周轉(zhuǎn)房……
學校條件好了,,教師的干勁更足了,學生的成績顯著提高,。如今,,學校的生源充足,還吸引了沁陽的多名學生,。
今年,,村里又拿出19萬元,改造內(nèi)部線路,,美化校園環(huán)境,,購買教學器材,。
校長賀聯(lián)營笑著說:“咱村最好的房子是學校?!保ㄓ浾?何島 通訊員 付衛(wèi)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