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文化帶 | 漢字,,中華文明獻給世界的厚重禮物
關注濟源網(wǎng)微信
視頻:飛“閱”倉頡陵(記者 袁月明 攝制 杜慶榮)
新華社鄭州9月24日電 “野寺荒臺晚,,寒天古木悲??针A有鳥跡,,猶似造書時?!比漳簳r分來到河南濮陽市南樂縣倉頡陵,,園內草木森森,高臺空寂,,不由得懷想千年前唐代大詩人岑參登臨造字臺時的心境,。
這是位于河南濮陽市南樂縣的倉頡陵(6月2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中國人自古敬惜字紙,,這種情懷直接體現(xiàn)于對傳說中的造字者倉頡的敬仰。
67歲的史國強是倉頡文化研究者,,幾乎遍訪全國現(xiàn)存?zhèn)}頡陵,、祠、廟的他,,有些偏愛地認為,,自己家鄉(xiāng)南樂縣的倉頡陵與傳說最為契合,。
倉頡文化研究者史國強向記者介紹倉頡陵(6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外地祭拜倉頡大多選在谷雨時節(jié),,那是傳說中造字成功的日子,,我們南樂從古到今都在倉頡生日農(nóng)歷正月廿四辦廟會,不單純紀念他的功績,,感情上更顯親厚?!笔穱鴱娬f,。
這是河南濮陽市南樂縣倉頡陵內的造字臺(6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南樂縣地處黃河故道,,倉頡陵所在的村落名為“史官村”,,相傳倉頡是黃帝的史官,這里是倉頡的故鄉(xiāng),。史國強和村里其他人一樣,,都相信自己是倉頡的后人。
倉頡廟內現(xiàn)存兩通舊碑,,其中一通刻有宋朝名相寇準祭拜倉頡廟時擬寫的楹聯(lián)“盤古斯文地,,開天圣人家”。另一通為元代殘碑,,碑文稱“倉頡生于斯葬于斯,,乃邑人之光也”。
史國強還記得,,小時候每到除夕夜,,爺爺就早早帶他去倉頡廟候著,要爭第一炷香,,祈求晚輩學業(yè)精進,。
這是位于河南濮陽市南樂縣的倉頡陵局部(6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殷墟和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讓世人對漢字起源有了更為確切的認識,。作為中華民族最早使用的成熟文字,甲骨文雖深埋地下數(shù)千年,,一出土即可被部分識讀,,看似不可思議,卻正是漢字的獨特之處,。
“跟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書字、古印度河流域的印章文字,、中美洲的瑪雅文字不同,,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自源文字之一,,漢字是唯一沿用至今的文字?!敝袊鐣茖W院甲骨學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宋鎮(zhèn)豪表示,。
倉頡陵向西約100公里處的安陽殷都區(qū),坐落著商朝后期都城遺址——殷墟,?!耙黄坠求@天下”——120多年前,刻在龜殼,、獸骨上的甲骨文就是從這里出土的,。“三千年而一泄其密”,,甲骨學奠基者羅振玉這樣評價甲骨文的橫空出世,。
游客在河南安陽殷墟博物館觀看展出的卜甲(2018年10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殷墟出土了極為豐富的文物,,但甲骨文是分量最重的一類,。它是人思想的反映,是歷史的直接記錄,,它讓我們了解商代的很多事件和人物,,也讓我們直接面對商代的文明高度?!痹鞒忠笮婵脊虐l(fā)掘20余年的唐際根說,,甲骨文和殷墟使傳說中的商朝徹底被證實,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往前推進了1000年,。
坐落在甲骨文故鄉(xiāng)安陽的中國文字博物館,,是國內首座以文字為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它依托數(shù)千件文物精華,,系統(tǒng)詮釋了中國文字的構形特征和演化歷程,,堪稱“一部讓世人領略中華文明的景觀式文字大典”。
這是位于河南安陽的中國文字博物館(2019年10月1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文字歸巢”,首任館長馮其庸曾這樣評價中國文字博物館的設立,。
從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再到隸書,、楷書,漢字的結構數(shù)千年來沒有改變。它寫下了商王的夢境,、孔子的思考,、司馬遷的史書,記錄了唐詩宋詞的風韻……漢字,,書寫了中華文明的苦難和輝煌,,傳承著真正的中華文化基因。
從誕生起,,漢字就是美的載體,。數(shù)千年來,伴隨著漢字的演變,,形成了舉世無雙的書法藝術:漢隸的生動流暢,、魏碑的雄渾大氣、唐楷的法度莊嚴,,還有王羲之的飄逸端秀、顏筋柳骨的遒勁灑脫……中國人特有的人格風范,、性情志趣盡顯其中,。美妙的漢字,是中華文明獻給世界的一份厚重禮物,。
“漢字既是中華文明形成的標志,,也是記錄中華文明的載體,更是追溯中華文明源流的根脈和紐帶,?!北本煼洞髮W教授、鄭州大學漢字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運富認為,,從古至今,,一脈相承的漢字使中華文明的傳承沒有中斷;而中華文明的穩(wěn)定性、連續(xù)性,,又使?jié)h字更具生命力,。
漢字之美,美在形體,;漢字之美,,美在風骨;漢字之美,美在精髓,;漢字之美,,美在真情。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提升,,“漢語熱”在世界范圍內持續(xù)升溫,。美國漢學家理查德·西爾斯,數(shù)十年癡迷漢字研究,他創(chuàng)辦漢字字源網(wǎng)站免費提供全世界漢字愛好者查閱,、開設公眾號用中英兩種語言解析漢字字形,、在電視節(jié)目上將漢字之美告訴全世界……網(wǎng)友親切稱他為“漢字叔叔”。
“漢字是最久的至今還存在的文字,,非常了不起,。”這是理查德·西爾斯沉迷漢字研究的最大理由,。
為世界文明奉獻如此厚重禮物的土地,,神奇而偉大,必定創(chuàng)造新的輝煌?。?span style="text-indent: 32px;">新華社記者 王丁 桂娟 雙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