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紅紅火火就是小康”
關注濟源網微信
張河村軟籽石榴基地 楊冰攝
6月28日下午,,丹江口庫區(qū),,云收雨歇,。
“9個,,10個,11個……”淅川縣九重鎮(zhèn)張河村的軟籽石榴基地里,,69歲的王洪才彎著腰,,仔細數著樹上剛坐的果子,好像在數“金元寶”,。
“大爺,,你數這干啥?”記者問,?!肮龠^幾個月,,這可都是錢?。 彼S口答道,,并不抬頭,。
“現在都說奔小康,你覺得啥是小康,?”記者又問,。
“啥是小康,?”王老漢直起腰,樂呵呵地說,,“就像咱這石榴熟透了一樣,,紅紅火火就是小康!”
張河村往西3公里,,就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龍頭”——渠首樞紐大壩,,千里長渠引著甘甜的丹江水繞村而過,北上滋潤京津等地,?!艾F在看著美得很,當年我們也沒少作難,?!睆埡哟妩h支部書記張家祥感慨,。
2010年前后的張河村,,也曾“紅火”過??恐N植辣椒,、青豆、蜜本南瓜,,張家祥帶著村民苦干實干,,建起了豫西南地區(qū)最大的村級農副產品購銷市場?!白顭狒[的時候,,每年村里能來120多家商戶?!睆埣蚁榛貞?。
2012年,這條路走不通了:渠首大壩一蓄水,,171米高程下一公里內禁種傳統作物,。忍痛砍掉“三大產業(yè)”,張河村在4年前引來仁和康源農業(yè)公司,,發(fā)展軟籽石榴,,綠色無污染、銷路好,,大伙兒的生活又“紅火”起來,。
種石榴收入咋樣?“務工,、地租加分紅,,一畝地一年好幾千塊錢吧,。”王洪才說,?!昂脦浊А笔菐浊В亢迷谟腥酥馈皽蚀_答案”,?!跋裢醮鬆斶@樣管得好的,一畝地掙5000元不在話下,?!比屎涂翟崔r業(yè)公司負責人李峰說。
站在一棵碩果累累的石榴樹下,,李峰把收益賬“掰開了”向記者介紹,。每畝石榴,地租800元,,看護管理費720元;采摘的一級果每斤追加1元獎勵,,基本收益在2500元以上;林間套種的作物收成全部歸貧困戶所有,。去年,,張河村有241名貧困群眾像王洪才一樣,靠著石榴基地穩(wěn)定脫貧,?!皟衾麧櫸覀儼凑铡?51’的比例分紅,公司拿四成,,五成給農戶,,一成給村集體,幫助村里壯大集體經濟,?!崩罘逭f。
既要保一庫凈水“清清亮亮”送京津,,又要讓一方群眾“紅紅火火”奔小康,,破解這對矛盾的張河村,是淅川縣這幾年“守水不守窮”的生動縮影,。2016年以來,,淅川堅持“綠色脫貧”之路,發(fā)展經濟林果38.7萬畝,,建成綠色食品基地3.7萬畝,、地理標志產品基地12萬畝,并在庫區(qū)沿線培育8個新景點,、36個示范村,,10萬余名農民吃上“生態(tài)飯”,。
“2019年年底,全縣15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發(fā)生率由2016年年底的9.83%降至0.9%,。”淅川縣委書記盧捍衛(wèi)說,,只要一張藍圖繪到底,,我們的綠水青山一定能成為老百姓的金山銀山,讓大家的小康生活成色更足,。(記者 歸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