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誰也不能落下
關注濟源網(wǎng)微信
“聽說王嬸出院了,去她家看看,?!?月20日一大早,在下冶鎮(zhèn)三教村,,一位清瘦的男子急匆匆地朝一戶村民家走去,。
他叫張琦,是濟源供電公司駐三教村幫扶工作隊隊長,。根據(jù)濟源示范區(qū)脫貧攻堅部署,,每家單位在定點幫扶貧困村的同時,還要幫扶一個“軟弱渙散村”或者貧困戶相對較多的非貧困村,。2019年1月份,,張琦到三教村開展幫扶,任工作隊隊長,。他說的王嬸是村東頭王克連的老伴兒,,幾天前王嬸干活崴傷了胳膊,,聽說老人出院了,張琦第一時間來看望,。
“張隊長,,我恢復得不錯,家務活還都能干,!”看到張琦來了,,王嬸抬了幾下胳膊笑著說。
王克連老人以前是村里的貧困戶,,一場大病將家庭拖入貧困境地,,幾年前的一場意外,老人唯一的兒子不幸去世,,家里頂梁柱沒有了,,本來條件就不好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患病的老兩口撫養(yǎng)著三個孫子,,日子壓得人喘不上來氣,。
2019年,張琦剛到村子就得知了這個消息,,一年來,,為了幫助王克連老人家渡過難關,張琦多方奔走,,費了不少心思,,給全家五口人辦理低保,三個孫子享受到了國家困境兒童補助,、教育補助,,還安排老人在村里做保潔,每個月1900元工資,,目前全家年收入5萬元左右,,家庭生活有了來源,王克連逢人就說如今趕上了好政策,,村里來了個好隊長,。
“老人現(xiàn)在愿意跟我們說說話了,以前看到我們來都不吭聲,?!彪S行的村書記晉艷枝悄悄說。
“那是為啥,?”
“他們家之前日子不好過,,吃低保,每次我們來,一問他家的情況,,就以為要取消他的低保政策,,心里抵觸情緒比較大?!?晉艷枝說,,“如今日子越來越好過,淳樸的老王為了感謝國家感謝黨,,這次疫情他還主動找到我們捐了200元,。”
從王克連老人家出來,,張琦和工作隊趕往王占中家,,告訴他危房改造的4萬塊錢已經(jīng)批下來,最近要準備準備聯(lián)系施工隊蓋房事宜了,;上午10點半,,在李宗會家里,張琦告訴李叔給他找了一份家門口的工作,,問他是否愿意去試試……
一上午,,張琦走訪了5戶貧困戶,詳細詢問了他們的飲食起居和生活困難,。
三教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0戶112人。駐村以來,,入戶走訪是張琦每天最重要的一項常規(guī)工作,,由于及人之苦,張琦看不得鄉(xiāng)親們受苦受窮,,在張琦和工作隊的多方努力下,,對貧困戶“對癥”幫扶,2019年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年收入1.3萬元,,遠遠超過脫貧標準,。
吃完中午飯,下午2點,,張琦又往李玉軍的養(yǎng)雞場趕去,,他這次是去告訴李玉軍養(yǎng)雞場擴建用電已經(jīng)通過供電公司審批,馬上就要施工了,,順便看看雞蛋銷售怎么樣了,。
李玉軍是村里致富帶頭人,2019年,,在張琦和村干部的協(xié)助下,,李玉軍注冊了濟源市眾城農(nóng)業(yè)專業(yè)合作社,養(yǎng)了三萬余只蛋雞。
養(yǎng)殖不難銷售難,。張琦多方牽線搭橋,,通過開展“愛心消費助力活動”,積極發(fā)動公司員工,、組織食堂集中采購,,山雞蛋很受市場歡迎,打開市場后很快供不應求,,他還在單位營業(yè)網(wǎng)點設置了扶貧專區(qū),,長期售賣,目前每天都能預定1600斤左右雞蛋,,幫扶開始從傳統(tǒng)“輸血”向持續(xù)“造血”轉變,。
“疫情期間也沒影響銷售,去年凈利潤四五十萬元,?!碑攺堢鶈柤耙咔槭欠裼杏绊憰r,李玉軍話語里掩飾不住高興,,“以前我自己找不到增收的路子,,現(xiàn)在不一樣了,非常感謝張隊長和村兩委干部,?!?/p>
除了李玉軍,村里還出現(xiàn)了王小雷肉雞養(yǎng)殖戶,、李雙銀養(yǎng)豬大戶等2名致富帶頭人,,得益于市場行情,李雙銀去年一年純收入就過百萬,,村集體經(jīng)濟也跟著初具規(guī)模,,村里過去想辦而無力辦的事情,現(xiàn)在都有條件辦了,,3名致富帶頭人今年還致力于擴大規(guī)模,,張琦早早地就協(xié)助他們爭取扶貧合作化、規(guī)劃電網(wǎng)等事宜,。
得知王小雷又引進了一批雞苗,,張琦從李玉軍處出來后直奔王小雷的肉雞養(yǎng)殖場,在那里他見到了貧困戶劉建利,,劉建利告訴張琦昨天引進了1萬5千只雞苗,,室內(nèi)保溫好,小雞苗沒出現(xiàn)任何不良現(xiàn)象,。
劉建利之前也是村里的貧困戶,,去年通過工作隊牽線搭橋在養(yǎng)雞場工作,工作隊通過“讓一部分人富起來,帶領其他人富起來”方式,,和致富帶頭人溝通協(xié)商,,讓貧困戶通過打工或入股方式實現(xiàn)穩(wěn)定增收,從整體帶動個體致富,。目前,,3名致富帶頭人已帶領8戶貧困戶共同致富。
從養(yǎng)殖場出來已是下午4點多,,張琦碰見了在自家地里澆水的姚五妞,,張琦也來到田里,幫助五妞嬸一起給制種的白菜澆水,。去年在張琦建議下,,村里平整了1000畝土地,有300畝用來發(fā)展白菜制種,,目前長勢良好,,預計可實現(xiàn)產(chǎn)值90多萬元,村民們又多了一條致富渠道,。
“這里是山地,,特產(chǎn)中白菜制種非常有名,中國平均每3顆白菜就有一顆出自濟源,?!睆堢钢善瘘S的白菜花說道,“下一步村里準備打造規(guī)?;N植,,山上缺水,得聯(lián)系水利局申請機井通,,解決生產(chǎn)用水問題,咱供電公司今年還投資了180萬元對村里線路進行改造,,以后規(guī)?;B(yǎng)殖都可以搞起來了……”張琦跟我們娓娓道來,一年的時間,,他的工作思路已然非常明晰,。
“駐村這一年多來,我越來越感覺到,,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和困難,,干部一定要用心回應反饋,時間長了,,村民就對你信任,、親近,啥工作也都好做了?!睆堢嬖V我們,,駐村幫扶以來,感覺自己對老百姓更了解了,,對國家政策吃得更透了,,也會和老百姓打交道了。
“張隊長常說,,給鄉(xiāng)親辦實事,、幫村民增收益是硬道理。駐村的職責就是幫助大家致富,,小康路上一戶不少,,誰也不能落下!”隨行的晉艷枝說,,這個駐村隊長踏實肯干,、能夠真心實意地俯下身、沉下心為村民辦實事,,是個難得的“好隊長”,,如今村子由“后進”村發(fā)展成了“后勁”村,村容村貌有了極大改觀,,全村上下穩(wěn)定團結,,全村人正擰成一股繩往小康路上奔!
我們離開時已是下午5點了,,張琦還在村民的地里忙碌著,。(張嬌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