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用生命筑起守護百姓的長城
關注濟源網微信
連日來,,在抗擊防控新冠病毒疫情戰(zhàn)“疫”中,,全省廣大基層黨員干部守卡點,、巡重點、勤排查,、保平安,,全力奮戰(zhàn)在一線,用血肉之軀筑起疫情防控的鋼鐵長城,。10余天來,,為了群眾的安康,平頂山,、商丘,、南陽先后有三名基層黨員倒在工作崗位上,在抗疫“戰(zhàn)場”上留下了光輝的印記,。
“他連一句話都沒留”就走了
2月8日,,平頂山郟縣冢頭鎮(zhèn)北街村的防控卡點處,一輛由老年代步車改造的疫情宣傳車靜靜地??吭诼愤?,卻再也等不到它的主人。
車的主人是北街村黨支部委員,、村醫(yī)姚留記,。2月4日,68歲的姚留記在防疫一線執(zhí)勤時突然暈倒,,經搶救無效去世,。
春節(jié)前夕,疫情來勢洶洶,,姚留記在村支部會議上提醒大家重視起來,。除夕夜,一家人等著他吃餃子,,他忙到晚上9點多才回家,。大年初一,他便把自己的車貼上條幅,,裝上大喇叭,,“吆喝”著讓大家少出門、不聚會,、勤洗手,、戴口罩?!袄弦φf疫情很嚴重,,必須給群眾宣傳到位?!卑甯刹坷羁〕p拍著宣傳車沉重地說,,姚留記還不時去路上巡邏,,防止人們結群聚眾,“老姚有威望,,人們看見他便自覺散了回家,。”
2月4日,,姚留記早早出了門,,在離家只有300米的卡點執(zhí)勤,卻忙得一上午沒有回家,。中午12點多,,他匆匆回家,站著吃了幾口飯,,碗一放便又出了門,。“平日里還給我說一聲,,那天我在廚房,,他連一句話都沒留?!崩习殚Z愛琴說完,又放聲大哭,。
“執(zhí)勤,、巡邏、宣傳,,干的不比年輕人少,。”當天一起執(zhí)勤的朱宏彬說,,下午1點多,,姚留記給一個行人測完體溫、做好登記,,拉著一條凳子坐下,,說了句“不舒服”便暈倒在地。
姚留記18歲入黨,,從醫(yī)50余年,,他總是白天坐診,下班后上門服務,,兒子經常勸他別跑了,,他總是淡淡一句:“咱們不跑誰去跑?”
近5年來,姚留記累計出診4000余人次,,義務為老年人體檢1000余人次,。去年他獲得郟縣第一屆“微醫(yī)杯·2019家庭醫(yī)生服務之星”稱號,。70多歲的村民張萬福患有心臟病,,身體不舒服就給姚留記打電話,,再晚也隨叫隨到。得知姚留記去世,,張萬福泣不成聲,。
大孫女姚星晨是姚留記的“手中寶”,給爺爺提的要求從不落空,,本打算今年春節(jié)帶著家人拍一張全家福,,被姚留記推說等戰(zhàn)勝疫情再拍,沒想到卻成了她永遠的遺憾,。
“鄉(xiāng)親們永遠不會忘記他”
2月8日,,天氣陰沉沉的,民權縣王橋鎮(zhèn)郝莊村更是無比寂靜,。走進王德恩生前的辦公室,,一張半舊的桌下放著簡單的幾件炊具,一張閑置的床上還放著一箱剛拆開不久的方便面,。村黨支部書記劉孝義告訴記者:“疫情發(fā)生后,,王德恩自正月初二便回到村里,奮戰(zhàn)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線,,經常一包泡面解決溫飽,。”
51歲的王德恩是縣教體局駐王橋鎮(zhèn)郝莊村第一書記,,1月29日在赴郝莊村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途中,,不幸遭遇車禍身亡。
“我將成為一名扶貧干部,,奔赴基層農村,,踏上新的征程”“郝莊扶貧,成為我人生中不可磨滅的一頁”……在王德恩的駐村日記里,,詳細地記錄著他駐村以來的每項工作情況,,有歡喜有憂愁,字里行間可看出他一心撲在如何幫群眾脫貧致富上,。
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期間,,王德恩逐家逐戶了解情況,全村400多戶家庭人員基本情況,,他都摸得一清二楚,。哪戶貧困?原因是啥?他一一記在本子上。村民說,王德恩對他們如親人一樣,,為貧困戶解決了許多實際困難,。
楊金學是一名有智力障礙的貧困戶,兒女遠在外地,,孤苦伶仃一人在家,。王德恩成了他家的常客,,給他辦了低保,、二級殘疾證,還把陰暗潮濕的舊屋改建成了干凈敞亮的新房,。
“他幫了俺太多,,還幫村里修路、建廣場,,多好的一個人啊,,咋就這么走了?”噩耗傳來,,村民高群領眼淚止不住地掉下來,。高群領常年重病在身,家中生活困難,。王德恩給他辦了低保,,并申請資金將他家的危房修葺一新,還幫他有聽力障礙的孫子安上了耳蝸助聽器,。
郝莊村是非貧困村,,但王德恩卻按照駐貧困村第一書記的標準要求自己,堅持“五天四夜”工作制,,積極參與脫貧攻堅、土地流轉等工作,。經他和村委一班人共同努力,,全村40戶貧困戶已脫貧37戶,該村已流轉土地310畝,,流轉土地種植的蘋果樹已初具規(guī)模蓄勢待發(fā),。劉孝義說:“他為百姓辦了很多實事好事,鄉(xiāng)親們永遠不會忘記他,?!?/p>
“我是黨員,關鍵時刻我不上誰上,?”
2月5日早7時許,,由于連續(xù)十多天的勞累,鎮(zhèn)平縣馬崗村黨支部副書記馬志杰突發(fā)腦溢血,倒在去卡點值班的路上,。
“馬支書連續(xù)十來天沒有好好休息過,,就是鐵人也受不了啊,!”很多村民哭著說,。
“疫情防控緊急,你們不要等我回來吃飯了,?!?月25日,馬志杰往嘴里塞了幾個餃子,,就急匆匆趕往村部,。疫情面前,平時少言寡語的馬志杰當即動員全村黨員干部馬上行動起來,,動員宣傳,,設卡封村,分工排查,。
馬崗村交通便利,,是公交線路必經之地。馬志杰帶人在全村搭建6個卡點,,封堵7處路口,,20余名村組干部群眾,分布在卡點上開展宣傳勸解……繁瑣的工作一氣干到了初二凌晨1點多才結束,。
“莫出門,,莫聚到一起‘瞎掰’,勤洗手,、多消毒,,出門要戴起口罩……”駐村干部兼播音員薛宗普說,卡點設置好后,,馬志杰讓大喇叭開始廣播,,叮囑他用老百姓聽得懂的大白話宣傳防控措施。
馬志杰寫得一筆好字,,他讓包村干部李振堯捎來了80張紅黃大紙,,一有時間就坐下來書寫防疫宣傳標語,一直到馬志杰住院,,村部會議室里僅剩下20余張彩紙,。村里每個卡點安排3名村組黨員干部,每晚都要值班到12點30分左右才能回家休息,,馬志杰總是最晚一個回家的,。
“初一開始,,每天天剛蒙蒙亮,父親就去卡點值班;夜深人靜,,我們都睡半天了,,才隱約感覺到父親回來的聲音?!边@是馬志杰留給兒子馬佳琪最深的印象,。
“爸,你身體本來就不太好,,不行了在家歇歇,。卡點上有那么多叔叔們操心呢,,不一定非得你去,。”馬佳琪說,。
“我是黨員,,關鍵時刻我不上誰上?”馬志杰說,。
馬崗村從湖北返鄉(xiāng)的有9戶40多人,,防控任務繁重。作為老黨員,,馬志杰發(fā)揮熟悉村情的優(yōu)勢,,一方面協(xié)助包村干部地毯式排查湖北返鄉(xiāng)村民,登記造冊建立臺賬,。另一方面鼓勵全村黨員群眾積極參與到“同心聯(lián)結”活動中,,悉心服務被隔離群眾。截至目前,,全村無一例疫情病例,。
“今天早上總算比馬書記先到值班卡點上了?!?月5日早上7點左右,,村治保主任郭群生來到卡點上后,內心還在暗自慶幸,。沒有想到,遲遲未見馬志杰的身影,,卻傳來了不幸的消息,。
截至記者發(fā)稿時,在南陽南石醫(yī)院做完第二次手術的馬志杰,,仍處于昏迷中,。
(河南日報駐地記者報道組張建新、王平、孟向東,、王冰珂,、劉夢珂,張增峰,、王國英,、劉理政對此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