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第一集: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視頻+解說詞)
關(guān)注濟源手機網(wǎng)
原標題:《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解說詞(第一集) 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
內(nèi)容提要
本集圍繞“以人民為中心”這一主題展開,,分三個段落。
第一:什么是為民?主要內(nèi)容以總書記所引用鄭板橋的詩“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為切入點,通過講述總書記曾在梁家河修建第一口沼氣池的故事,,闡釋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理論實踐。
第二:為什么為民,?主要內(nèi)容以總書記引用的“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為切入點,通過講述總書記弘揚焦裕祿精神,,闡釋如何做到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
第三:怎么樣為民?主要內(nèi)容以總書記引用的“利民之事,,絲發(fā)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為切入點,,通過講述十八洞村“精準扶貧”的故事,,闡釋如何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zhuǎn)化以及如何實現(xiàn)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整體闡述
主持人康輝:
大家好,!歡迎收看《百家講壇》系列特別節(jié)目《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我是主持人康輝。
首先要歡迎今天來到節(jié)目現(xiàn)場的北京大學和北京理工大學的同學們,,歡迎各位,。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們的文化自信當然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密切關(guān)聯(lián),。習近平總書記也曾經(jīng)強調(diào),,在新時代要推動中華文化,實現(xiàn)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在這方面,,習近平總書記本人率先垂范。我想大家都會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就是在他一系列重要講話,,還有文章當中,無論是談治國理政的重大問題,,還是在國際場合闡明中國的原則,、觀點、立場,,抑或是在基層和干部群眾傾心地交談,,總書記經(jīng)常會引用一些中國經(jīng)史典籍當中的華章佳句,。不僅對這些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有精準的闡釋,而且賦予了新的時代內(nèi)涵,,閃爍著新時代的思想光芒,。而這些華章佳句,又和習近平總書記樸素的大眾化的語言,,鮮活地融合在了一起,,真正實現(xiàn)了讓古籍里的文字活了起來。
《百家講壇》的這個系列節(jié)目,,就是想邀請大家,,來重溫習近平總書記重要的講話和論述當中的那些用典。每一期節(jié)目我們會邀請一位思想解讀人,,一位經(jīng)典釋義人,,和大家一起學習思想,領(lǐng)悟經(jīng)典,,感受平“語”近人,。
每一期的節(jié)目,都會有一個主題,,這期節(jié)目的主題,,就是“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為民,,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情到深處,,自然而然的一種思想流露,,同時它也充分地體現(xiàn)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基石。
那么在“為民”這個大的主題之下,,總書記有過哪些重要的論述,?這些論述當中的那些用典體現(xiàn)著怎樣的治國之道、文化精髓,?習近平總書記又是怎樣身體力行,、切實為百姓做實事的呢?這就是今天我們這期節(jié)目要解讀的內(nèi)容,。
好,現(xiàn)在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本期的思想解讀人,,北京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建寧教授。
思想解讀人郭建寧:
大家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一個顯著特征,,那就是善于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里面,,汲取治國理政的智慧與經(jīng)驗。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chuàng)新,。在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里面,有許多關(guān)于“為民”的精彩論述,,習近平總書記不僅很熟悉也經(jīng)常引用,,而最為重要的是實現(xiàn)了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比如,,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是2012年11月15號,,他當選為總書記之后,在會見媒體記者朋友時的深情表述,。
在十九大報告中,,“人民”這個概念出現(xiàn)了203次。困難群眾是他始終的牽掛,,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是他執(zhí)著的堅守,。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關(guān)于“為民”的論述,集中起來就是今天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這個思想的內(nèi)容特別豐富,,它的要點大概包括這么幾個方面,第一,,什么是為民,;第二,為什么要為民,;第三,,怎樣為民。現(xiàn)在我們就來聽一聽總書記是怎么說的,。
第一段落
微視頻一:
清代鄭板橋,,以畫家、文學家著稱于世,,長期在河南范縣,、山東濰縣擔任知縣。他重視農(nóng)桑,、賑濟災民,,案無留牘,、室無賄賂、清正廉明,,深得百姓擁戴,,其詩句“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成為千古流傳的愛民心聲,。
主持人康輝:
剛剛總書記的這段講話,,是在2014年的5月9號,他參加河南省蘭考縣縣委常委班子的專題民主生活會的時候,,講到的一段話,。就是在這次講話當中,總書記引用了清代的鄭板橋的一首詩,。這首詩是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喜歡的一首詩,,所以他在很多場合都引用過。為什么這首詩會讓總書記如此地重視,,這首詩當中體現(xiàn)的是怎樣的一種愛民和為民的心聲呢,?接下來我們請出本期節(jié)目的經(jīng)典釋義人,河南大學王立群教授為大家做講解,。
經(jīng)典釋義人王立群:
鄭板橋是清代的著名詩人,、學者、畫家,??倳浰倪@首詩,是鄭板橋在山東濰縣擔任知縣的時候所寫的,。這個詩的題目比較長,,題目叫《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濰縣”是他工作的地方,,就是今天山東的濰坊,。“署中”就是在縣令的縣政府的辦公地點,?!爱嬛瘛笔且驗猷嵃鍢虮旧砭褪且粋€著名的畫家,而且特別喜歡畫竹子,,所以他畫了一個《風竹圖》,。在這個《風竹圖》上,他題了一首詩,,這種詩古代叫題畫詩,。“呈”是呈送,?!澳瓴笔钱敃r的一個說法。什么叫年伯呢,?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是說,,同一年科考考中的人,這些人的長輩叫年伯,;第二種說法呢,,就是說自己的父輩,當年考中進士了,,那么自己的父輩同榜的進士也叫年伯,。“包”是這個巡撫的姓,,他姓包,。這個“大”是個敬稱?!爸胸笔莻€職官,,在清代是指巡撫一類的官。最后的“括”是他的名字,,叫包括,。所以鄭板橋就寫了這首詩送給包括。
“衙齋臥聽蕭蕭竹”,,在衙中,,官府之中,聽見外面的蕭蕭的竹聲,,蕭蕭形容竹聲的,。“疑是民間疾苦聲”,,“疑是”,,用得非常妙。好像我聽到的是民間的百姓的呻吟之聲,?!靶┬∥岵苤菘h吏”,我們這些地方上的州縣小吏,。
最后一句,,“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是說這個外面的這些竹子,,無論哪一枝哪一葉,,都關(guān)乎著我的感情,。
鄭板橋?qū)戇@首詩的時候,濰縣正在鬧大災,。怎么解決當時災民的生活問題呢,?他搞基建、搞土建,,讓老百姓,、災民參加土建。你來這兒干活,,我就給你錢,,就管你飯,解決災民的這個沒有糧食吃的問題,,所以鄭板橋這首詩表達了他非常深切的愛民之情,。
主持人康輝:
好。謝謝王立群教授的講解,,那王立群教授的講解,,讓我們對于習近平總書記引用的這首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總書記濃厚的為民情懷,,你從他的話語,從他的眼神當中都能夠體會到,。那這種深沉的為民情懷,,又來自于哪里呢?習近平總書記經(jīng)常會回憶起,,他在陜北梁家河那七年知青歲月,,他曾經(jīng)這樣說,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
那么總書記說的這個大學問到底是什么?教給他這些大學問的又是誰,?總書記的為民情懷和梁家河又有著怎樣的淵源呢,?我們繼續(xù)請思想解讀人,郭建寧教授為大家解讀,。
思想解讀人郭建寧:
首先,,我們大家一起來看,什么是為民,?為民就要把老百姓的冷暖時刻掛在心頭,,以人民為中心。
我看過一段關(guān)于總書記在梁家河的采訪。他是這樣說的,,在我這一生中,,我覺得對我?guī)椭畲蟮氖莾煞N人:一種就是那革命老前輩。還有一種,,就是我那陜北老鄉(xiāng),。
2015年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回到陜西延川梁家河看望父老鄉(xiāng)親,,他說了這樣一段話,他說那時候我離開了梁家河,,人雖然走了,,但是我的心留在那里。那時候我就想,,以后如果有條件,、有機會,我要做一些為老百姓辦好事的工作,。
那是1974年,,習近平同志在梁家河修建了當時陜西省第一個沼氣池。后來呢,,又陸續(xù)地修建了42個沼氣池,。這就為當?shù)乩习傩盏恼彰髯鲲埮艖n解難,解決了大問題,。這個沼氣池反響很好,、效果很好。這是習近平同志為當?shù)乩习傩辙k的許多實事其中之一,。那么習近平總書記和梁家河到底有怎樣的血脈聯(lián)系,?背后還有哪些令人難以忘懷的故事和細節(jié)?這些問題應該說梁家河的老鄉(xiāng)最有發(fā)言權(quán),。
主持人康輝:
那今天我們在節(jié)目現(xiàn)場,,就特別請到了梁家河的一位村民,張衛(wèi)龐張大爺,。我們掌聲歡迎他,。
好,張大爺,,您好,,請。
要給大家介紹一下,,張衛(wèi)龐張大爺呢,,當年總書記在梁家河插隊的時候,有將近一年的時間,是在張大爺家搭伙的,,現(xiàn)在的年輕朋友可能不知道什么叫搭伙,,搭伙就是把飯錢交到張大爺家里,然后每天一個鍋里吃飯,。那張大爺跟我們年輕的朋友講一講,,當年總書記怎么開始到您家去搭伙的?
嘉賓張衛(wèi)龐:
他每個月拿40斤糧,,糧食都擱我們家,,就跟我們家一塊兒吃飯。將近吃了一年,,吃到1975年上清華大學為止,。
主持人康輝:
總書記當時去上大學的時候,村里的人特別舍不得他,。
嘉賓張衛(wèi)龐:
舍不得他,。
主持人康輝:
全村人都去送他。您是那幾個送他到縣城的年輕后生之一,。
嘉賓張衛(wèi)龐:
因為總書記在梁家河當黨支部書記的時候,,他對梁家河做了很多的好事,給農(nóng)民帶來了很多幸福的事情,,所以的話,,農(nóng)民都不想叫他走。就在照相館,,延川縣一個照相館照張相,。14個人,是你三毛,、他五毛,。
主持人康輝:
大家湊錢拍的這么張照片。
嘉賓張衛(wèi)龐:
湊的五塊多錢,,照這個相,。
主持人康輝:
那時候真年輕。
嘉賓張衛(wèi)龐:
27歲,。
主持人康輝:
四十幾年過去了,,大爺,后來您和總書記又見過面嗎,?
嘉賓張衛(wèi)龐:
后來的話見過,,總書記1993年回來過一回。
主持人康輝:
后來又見過一次,。
嘉賓張衛(wèi)龐:
2015年,,他又回來了一次。
主持人康輝:
他跟您都聊什么了?
嘉賓張衛(wèi)龐:
張衛(wèi)龐,,你收入在哪兒,?關(guān)心收入,我現(xiàn)在有十畝果園,,我的果園就是收入,。張衛(wèi)龐,那你發(fā)了吧,,那就去看你的果園吧,。
他跟過去比沒有變,再糙的飯他都能咽得下,,再窮的老百姓他都看得起?,F(xiàn)在還是這個樣。
主持人康輝:
再糙的飯他都咽得下,,再窮的人他都看得起,一直都沒變,。
嘉賓張衛(wèi)龐:
一直就沒變,。
主持人康輝:
所以總書記和梁家河,這樣一種深厚的淵源,,也就奠定了他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一直到今天,還和梁家河的鄉(xiāng)親,、梁家河的人民,,有著這樣的一種血肉聯(lián)系。所以我們也衷心地祝愿我們梁家河,,能夠發(fā)展得越來越好,,所有梁家河的鄉(xiāng)親,也能像總書記希望的那樣,,和您一樣都能發(fā)了,。
嘉賓張衛(wèi)龐:
一個發(fā)不行,要大家發(fā)了才算發(fā)了,,才算共同致富,。
主持人康輝:
沒錯沒錯。謝謝您,,謝謝,!
確實,四十多年過去了,。無論是做梁家河的支書,,還是做黨的總書記、國家領(lǐng)導人,習近平同志都沒有變,,他始終是黃土地的兒子,。那么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還有哪些重要的論述呢,?我們再一起來看一段短片,。
第二段落
微視頻二: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币粋€政黨、一個政權(quán),,其前途命運最終取決于人心向背,。
主持人康輝:
這段論述是2014年的9月21號,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成立65周年大會上所講的,。在這段講話里,,他也有一處用典,那就是“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那這句話又出自哪一部經(jīng)史典籍,又有著怎樣的含義呢,?我們現(xiàn)在請經(jīng)典釋義人王立群教授給大家做講解,。
經(jīng)典釋義人王立群:
這兩句話出自《管子·牧民》,《管子》是先秦時期的管子的有關(guān)的言論跟文章的一個總集,,《四順》是其中的一章,,在這一章中間講到了“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關(guān)鍵講這個政權(quán)的興廢,,最終的決定因素都是民心。
這個管子講這個道理,,在中國古代很多文人都懂,,特別是一些基層的官員,都懂得這個道理,。我可以跟大家說一個《后漢書·童恢傳》記載的一個官員,,來說明這個觀點。這個官員叫童恢,,他生活在東漢末年,,童恢受命擔任不其縣縣令?!锻謧鳌穼懥诉@么兩句話,,說“一境清靜,,牢獄連年無囚?!边@很少見?。∫粋€縣里的監(jiān)獄中間能有連續(xù)很多年不關(guān)押囚犯,。這說明童恢已經(jīng)把社會的治安掌握住了,。
不僅如此,童恢在任期間,,不其縣有一個很大的問題,,老虎成災。童恢上任以后,,想辦法把老虎趕走,,趕到山里去。這個縣很快穩(wěn)定下來了,。那么《后漢書》的作者范曄,,寫了一段贊語,說“一夫得情,,千室鳴弦”,。什么叫“一夫得情”呢?有一個好官員,,能夠得到老百姓的喜愛,千家萬戶的人都高興死了,。政權(quán)的興廢在于民心,,而民心的去向在于官員的作為。
主持人康輝:
謝謝王立群教授的講解,。
古代的官員可以做到的,,那么今天我們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干部更應該做到。所以總書記對各級黨委政府,,都提出了要求,,要把造福人民作為最大的政績,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那接下來我們繼續(xù)請思想解讀人郭建寧教授,來解讀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民觀,。
思想解讀人郭建寧:
為什么要為民,?因為“政之所興在順民心”,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
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心連心,,焦裕祿的事跡最感人、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焦裕祿的事跡,可以說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執(zhí)政為民、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的時候,,多次提到焦裕祿。我們大家都知道的那首《念奴嬌·追思焦裕祿》,。這是1990年,,當時習近平同志任中共福州市委書記,寫的這首詞,,大家都很熟悉,。“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這集中體現(xiàn)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1966年2月7號,新華社播發(fā)了穆青等人撰寫的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當時習近平在讀初中一年級,,是初一的學生,思政課的老師就在班上讀這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這個老師讀的時候是幾度哽咽,泣不成聲,。班上的同學也都流下了眼淚,。焦裕祿同志的精神,深深地感染和影響了習近平,。
比如他在浙江工作的期間,,他就以“哲欣”為筆名,發(fā)表了232篇短論短評,,回答老百姓最關(guān)心的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還說過,,他說,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滿,。大家看,,這里總書記說得很清楚,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這就是我們新時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政績觀,、人民觀、價值觀,。
講到這里,,我想與現(xiàn)場的觀眾進行一下交流,聽聽我們的觀眾朋友對民生這個問題有些什么樣的想法,?
好,,這位觀眾,您請,。
觀眾:
郭老師您好,,我是來自北京大學的學生。因為我今年也是畢業(yè)生,,我們最關(guān)注的問題,,可能就是就業(yè),就是青年學子的就業(yè),。您有什么指導,,或者對我們有什么一些新的希望或者是要求嗎?謝謝老師,。
思想解讀人郭建寧:
好,這個問題是一個好大的問題,。我想可能不只是你關(guān)注,,很多在座的同學,以后都要畢業(yè),,肯定都會關(guān)注,。時間關(guān)系,我就講一句話,,那就是我們要把個人的前途和命運,,與祖國的前途和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擔當起我們強國一代應該肩負的歷史責任,。
要做好民生工作,,就必須建設(shè)讓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比如說,有的部門提出,,馬上就辦,。有的地方提出,最多跑一次,,只進一扇門,。讓老百姓少跑腿,干部多辦事,,讓人民安心,、放心、舒心,。
2018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diào),共產(chǎn)黨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的,,人民群眾什么方面感覺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我們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
大家看,,一個是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一個是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這就是我們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這就是我們的人民立場,、人民情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檢驗我們一切工作得失成敗的最高標準。
那么這樣一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怎么具體貫徹落實到我們實際工作中呢,?現(xiàn)在我們就來聽一聽總書記是怎么說的?
第三段落
微視頻三:
“利民之事,,絲發(fā)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本褪钦f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
歷史是人民書寫的,一切成就歸功于人民,。只要我們深深扎根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就可以獲得無窮的力量,,風雨無阻,,奮勇向前。
主持人康輝:
在這段講話當中,,總書記也有一處用典,,就是“利民之事,絲發(fā)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眱蓚€利(厲)字不一樣,,那么接下來做的也就截然不同。那這句話又出自哪里,?又有什么樣的深刻含義,?我們請我們的經(jīng)典釋義人王立群教授為大家講解。
經(jīng)典釋義人王立群:
這兩句話出自清代著名的經(jīng)學家萬斯大,。萬斯大有一本書叫《周官辨非》,。其中《周官辨非·天官》講到了這兩句話。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就是說一個要興,,一個要去!
下面呢,,我們可以舉歷史上非常有名的故事來說明這個觀點,。這個人號稱“一錢太守”,叫劉寵,。劉寵也是一個官員,他做官的時候,,非常愛民啊,。所有利民的事都去辦,所有害民的事,,他都要把它廢掉,。所以深受當?shù)匕傩盏南矏邸?/p>
做會稽太守的任上,,由于他干得很出色,升官到中央政府去任官,。聽說他要走,,有五六個頭發(fā)胡須都花白的老人,一個人拿了一百錢來送他,。
這老人見到劉寵以后就說,,他說我們過去的那些官員來到這兒以后,你只聽見半夜,,甚至于通宵狗叫,。為什么呢?官員專等著晚上老百姓在家休息的時候,,到你家逮住你,,找你要錢,找你收租,。他說我們過去的官員,,在這兒為官期間,整夜都是狗叫,,現(xiàn)在你在這兒為官幾年,,天天晚上聽不到狗叫,百姓的負擔大大減輕了,,所以你現(xiàn)在走了,,我們太感謝你了,又留不住你,,那么表一表心意吧,。劉寵很受感動,他說我要不收吧,,你們一片心意,,我要收了吧,我又很難收那么多,。這樣吧,,我取一文錢,收一錢,。這就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一錢太守”劉寵。這一錢,,殫精竭慮,,為百姓造福;這一錢,嘔心瀝血,,堵住了惡吏搜刮民財,;這一錢,富可敵國,,這一錢可值家財萬貫,。
主持人康輝:
謝謝王立群教授給我們的解讀。那郭老師,,您覺得我們經(jīng)常說以史為鑒,,又從剛剛王立群老師的經(jīng)典釋義當中,我們從過去歷史這面鏡子當中,,我們看到的又是什么,?
思想解讀人郭建寧:
以史為鑒,歷史是一面鏡子,。所以我們廣大群眾,,包括我們青年學生,尤其是黨員干部,,應該學習歷史,、了解歷史,了解我們幾千年的中華民族的文明史,,了解我們的黨史,、國史。從中汲取治國理政的智慧和經(jīng)驗,,給社會,、給國家做出更好的、更多的,、更大的貢獻,。
主持人康輝:
確實,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一點一滴見初心,。
那今天我們要為人民謀更多的幸福,在當前我們又有哪些主要的任務呢,?接下來我們繼續(xù)請思想解讀人,,郭建寧教授為大家講解。
思想解讀人郭建寧:
怎樣為民,?那就是要為人民謀幸福,,多做利民之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jīng)轉(zhuǎn)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那么怎樣來適應這個主要矛盾的轉(zhuǎn)化,?當前,一個特別重要的事情,、重要的工作,那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關(guān)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習近平總書記有許多重要的論述。比如說“真扶貧,,扶真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的路上一個不能掉隊”。
“精準扶貧”這個概念,,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十八洞村的時候,,首次正式提出來的。他在十八洞村還提出,,十八洞村的這個扶貧不栽盆景,,不搭風景,不能搞特殊化,,但是不能沒有變化,。十八洞村的扶貧經(jīng)驗,要可復制,,可推廣,。
小康不小康,關(guān)鍵看老鄉(xiāng),。習近平總書記提到,,到2020年,在我國現(xiàn)行標準下,,農(nóng)村貧困人口實現(xiàn)脫貧,,這是我們的莊嚴承諾。講完這段話以后,,他又特別加重語氣說了四個字“一諾千金”,。到2020年,幾千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縣摘帽,。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努力,完成這樣一個對中華民族,、對整個世界都具有重大意義的歷史偉業(yè),。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全面小康,,集中體現(xiàn)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體現(xiàn)了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
以人民為中心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nèi)容,、顯著特征,。它的內(nèi)容豐富、思想深刻,,其中還不乏很多金句,。比如說“依靠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偉業(yè),帶領(lǐng)人民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
我們要牢記總書記的指示,,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貫徹到我們改革開放,、社會實踐的方方面面。要拜人民為師,,向人民學習,,歡樂著人民的歡樂,憂患著人民的憂患,,永遠同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向人民交出滿意的答卷,,譜寫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主持人康輝:
謝謝我們的思想解讀人,、經(jīng)典釋義人,。“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在這期節(jié)目的最后,,讓我們再重溫習近平總書記曾經(jīng)引用過的那些經(jīng)典,我們再度感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獨特魅力,!
經(jīng)典誦讀環(huán)節(jié)
經(jīng)典誦讀人方亮: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鄭板橋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
《念奴嬌·追思焦裕祿》·習近平
魂飛萬里,,盼歸來,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氣!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膽長如洗。路漫漫其修遠矣,,兩袖清風來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供稿)